现实主义|给优秀诗人送上一顶诗歌的桂冠( 二 )


“草堂诗歌奖”对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 , 有怎样的积极作用?
熊焱:冯至说 , 我们可以忘记杜甫的生地和死地 , 但不会忘记成都的杜甫草堂 。 草堂不仅是成都的精神地标 , 更是自古以来中国诗歌一个重要的精神隐喻 。 同时 , 草堂也是浩瀚的天府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符号 。 “草堂诗歌奖”是对草堂这个诗歌符号的不断扩充和生长 。 它已经成为成都市一张亮丽的文化名片 , 成为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举措之一 , 它必将为这座城市留下长久的文化记忆和诗歌财富 。
评委李琦:
谁看到好诗能无动于衷呢!
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李琦 , 今年深度参与了“草堂诗歌奖”的评选过程 。 去年 , 她摘得了“年度诗人大奖”桂冠;今年 , 作为评委会委员的她 , 在评选诗歌时 , 有着怎样的标准呢?
本届参评诗人水平如何?
李琦:本次参评的诗人、诗评家 , 整体水平相当好 。 这些作品集合在一起的时候 , 可谓高手云集 , 呈现了当代优秀诗人的风貌和水准 。 好诗人、好作品 , 让人产生一种阅读上的愉悦和欣慰 。 谁看到好诗能无动于衷呢!
您从青年诗人的诗歌中看到年轻人怎样的创造力?
李琦:这一届参评的青年诗人让我眼前一亮 。 入围的年轻诗人写得都很好 , 取舍成为很纠结的事情 。 好在我相信他们写作的道路山高水长 , 而且能写到这种程度的年轻人 , 他们在意的已经不会仅仅是获奖了 。 对他们的阅读 , 让我处在一种兴奋中 。 他们的视角 , 敏锐的感受力 , 对于词语、意象的处理 , 属于年轻人那种飞扬的神韵 , 蔓延在诗歌语言中 , 确实呈现了不俗的创作力 。
“草堂诗歌奖”在输送、培养诗人方面起了怎样的积极作用?
李琦:“草堂诗歌奖” , 不夸张地说是一个开始并不张扬、却日渐隆重响亮的文学奖项 。 这个奖与“草堂”两个字的丰富内涵深为契合 。 这个奖在诞生之初 , 就有一种让人仰望的精神品质 。 《草堂》的编者把对文学理想的追求 , 对诗歌的珍爱和敬意 , 融入到细致的日常工作中 。 随着《草堂》成为一本业界有口碑、有影响力 , 被诗人、文学爱好者、读者们喜欢信任的刊物 , “草堂诗歌奖”也以严肃、诚意和专业 , 以包容和大气越发受到关注——它评定的作品并不囿于在《草堂》上发表的 。 这种气度和郑重 , 让该奖的信誉和口碑越来越好 , 成为在诗坛具有公信力和影响力的奖项 。 这几年 , 以评奖的形式 , 推举出了一些真正具有创作实力的优秀诗人 , 尤其是那些创作势头正好的年轻诗人 。 这种鼓励、扶掖 , 是关怀和褒扬 , 也是激励和温暖 , 应当说 , 切实有效的起到了促进诗坛良性循环、净化诗坛风气、树立诗人威信、培养诗坛新人的作用 。
对于成都的诗意 , 您如何看?
李琦:我是越来越喜欢成都了 。 这里住着诗人、有各种各样的诗歌活动 。 一座城池 , 你可以听到诗人们用各种语言、各种腔调朗诵自己的作品;一年四季 , 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祖国八方的诗人们 , 在此往返交流 。 近年来 , 几届高水准的成都国际诗歌周的举办 , 让成都成为了中国诗人与国际诗人碰撞交流的平台 。 成都 , 原本就是历史文化名城 , 古代诗人们留下的遗迹 , 舒缓悠然的生活节奏 , 麻辣鲜香的巴蜀气息 , 再加上近年来元气丰沛的诗歌元素 , 给这里的山水人文又添了一道诱人的光芒 。
评委雷平阳:
手拿桂冠苦苦寻找闪闪发光的人
在评委会委员、诗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雷平阳看来 , “草堂诗歌奖”能将各年龄段、各诗歌领域的翘楚聚合在一起 , 本身就是一场盛事 。 同时他认为 , 该奖项的目标是寻找到一个又一个的杜甫或者李白 , “草堂即圣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