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画|安迪·沃霍尔“来到”上海:永远的年轻,无穷的复制( 三 )


插画|安迪·沃霍尔“来到”上海:永远的年轻,无穷的复制
文章图片

“成为安迪·沃霍尔”展览现场 , UCCA Edge , 2021 。 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站在银色的空间往上看 , 能看到沃霍尔著名的《帝国大厦》(1964)等实验电影 。 这些实验电影的拍摄资金往往来自沃霍尔成功的商业艺术 , 如绘画和以标志性品牌为主题创作的作品收入 。 “电影作为客体”章节呈现了继波普艺术取得成功之后 , 沃霍尔于60和70年代在“工厂”工作室拍摄的实验性电影 , 其中出镜的很多人因此成为了超级明星 。 “沃霍尔重塑”章节集中展出了沃霍尔的商业艺术创作 。 作为一名商业艺术家 , 沃霍尔将此前作品中的图像和品牌与20世纪80年代的纽约文化重新混合 , 创作了诸如金宝汤、布里洛盒子和可口可乐 , 以及新版本的玛丽莲·梦露丝网版画等作品 , 彰显了其对现已成为标志性商业图像的敏锐洞察 。 从20世纪60年代强调运笔的手绘 , 到80年代光滑平整的美国典型风格 , 沃霍尔艺术表现手法的改变体现了艺术家根据美国时尚潮流及社会规范的变化 , 以及自身艺术发展需求而进行的技术创新和风格转变 。
插画|安迪·沃霍尔“来到”上海:永远的年轻,无穷的复制
文章图片

从丝网版画、电影 , “工厂” , 再到金宝汤和布里洛盒子 , 沃霍尔敏感而精确地捕捉了工业化社会的特性 , 也就是无限的复制 , 另一方面 , 那是一个崇尚金钱与消费文化的时代 。 沃霍尔揭开了关于艺术崇高性和原创性的想象与伪装 , 将真相暴露在人们面前 。 那就是工业化、机械、技术、资本、金钱、市场以及媚俗 。
“成为安迪·沃霍尔”展览现场 , UCCA Edge , 2021 。 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插画|安迪·沃霍尔“来到”上海:永远的年轻,无穷的复制
文章图片

“成为安迪·沃霍尔”展览现场 , UCCA Edge , 2021 。 图片由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永远“年轻”
1967年某天 , 安迪·沃霍尔在工作室里遭遇枪击 , 这次遇刺后 , 安迪身体状况一直没有完全康复 , 直至1987年死于用于康复的外科手术并发症 。 而在遇刺后 , 沃霍尔对于生命和艺术也展开了重新思考 。
展览的最后一部分“非物质”位于四层 , 深蓝色的墙纸烘托了沃霍尔突然进入暮年后的沉郁 , 探讨了他在生命最后阶段与灵性的抗争 。 例如 , 同样以丝网印刷创作的《头骨》系列 , 以及旁边在他离世前几个月前所作的自画像 , 已经没有其名人肖像系列中展现出的光环 , 更多地流露出恐惧 。 UCCA Edge展览部副总监及策展人秋韵在展览现场的导览中介绍道 , 头骨作为人类必有一死的象征 , 在艺术史的线索里是很重要的象征;从一进门黄色区域温暖的年轻男孩到1986年即将离开人世的肖像 , 有非常大的反差 , “中间经历的事件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写照了 。 ”与此同时 , 这个章节呈现了沃霍尔从具象趋于抽象的探索 , 其中包括“迷彩”和“罗夏墨迹测验”两组作品 。
插画|安迪·沃霍尔“来到”上海:永远的年轻,无穷的复制
文章图片

安迪·沃霍尔晚年自画像
插画|安迪·沃霍尔“来到”上海:永远的年轻,无穷的复制
文章图片

“罗夏墨迹测验”系列 , 罗夏墨迹测验是一种人格测试 。
此外 , 这一章节还呈现了沃霍尔20世纪80年代初创作的“神话”(Myth)系列 。 这组丝网版画展现了20世纪美国电影、历史、流行文化中最家喻户晓的人物和角色 , 包括超人、山姆大叔、米老鼠等 。 时至今日 , 沃霍尔本身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神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