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嚣|《过于喧嚣的孤独》与赫拉巴尔

很多人看过《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这部电影 , 并由此认识了电影原著的作者——捷克作家博胡米尔·赫拉巴尔 。 可能说出来难以置信 , 这部赫拉巴尔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作品 , 却只用了十八天就创作完成 。 彼时 , 作家完全沉浸于一种仿造回忆的虚构世界之中 , 在夏日户外的阳光直晒下一气呵成了这部离奇而又现实、夸张而又平凡、平静而又感人的小长篇 , 且之后再未改动过一个字 。
我阅读赫拉巴尔 , 无疑与米兰·昆德拉有关 。 米兰·昆德拉不止一次说过:“他(赫拉巴尔)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了不起的作家 。 ”欧洲主流文坛将赫拉巴尔与米兰·昆德拉、伊凡·克里玛并称为捷克当代文学“三位大师” 。 当然 , 这些只是虚浮的表象 。 让我真正认识到赫拉巴尔价值的 , 还是在读了他的小说《过于喧嚣的孤独》之后 。
赫拉巴尔拥有较好家境和法学博士学位 , 但他却放弃了优越的生活条件 , 自愿到布拉格从事各种底层工作 。 他先后做过私人公证处助理、仓库保管员、火车调度员、基金保险代理员、推销员、酒店服务员、钢铁厂工人、废纸回收站打包工等 , 而打工之余 , 他进行写作 。
《过于喧嚣的孤独》是赫拉巴尔在废纸回收站四年工作的“副产品” , 是一部连赫拉巴尔自己看了都要“感动得流泪”的“忧伤叙事曲” 。 赫拉巴尔说:“它大概是我最好的一本书 。 ……我为写这本书而活着 , 并为写它而推迟了死亡 。 ”尽管许多句子看了令人发笑 , 但这却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忧伤的故事 , 集废纸打包工、酒鬼、书迷三位一体的汉嘉 , 最终将自己也打进了废纸包 , 他乘着那些书籍想要飞升到天堂 。 小说完稿的时间是1976年 , 可当时无法问世 , 只能放在抽屉里 。 1987年 , 捷克著名作家瓦楚利克用自行刊发的形式将它出版 , 让它与读者见面 。 直到1989年 , 《过于喧嚣的孤独》才由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出版社正式出版 。
我在阅读《过于喧嚣的孤独》过程中 , 常常感到赫拉巴尔仿佛就站在我面前讲述——“三十五年来 , 我只身在废纸堆中 。 ”“三十五年来 , 我处理废纸 。 ”“三十五年来 , 我用水压机处理废纸 。 ”书中的多数段落都是这样开头的 。 主人公汉嘉说三十五年来处理废纸和书籍使他无意中获得了知识 , 他的“身上蹭满了文字 , 俨然成了一本百科辞典” , 他的脑袋“成了一只盛满活水和死水的坛子 , 稍微倾斜一下 , 许多蛮不错的想法便会流淌出来” 。 据赫拉巴尔自己说 , 这个选题他自1954年到废纸回收站工作后便在他的脑海里酝酿了 , 长达二十年之久 。 废纸回收站四年工作生活的感受是如此之深 , 令赫拉巴尔始终放不下这个题材;他不断地对它加以补充 , 进行反复深沉地思考 , 直到主人公汉嘉与作家本人融为一体 。
赫拉巴尔崇拜中国的老子 , 他在《过于喧嚣的孤独》中多次把老子和耶稣进行对比——“耶稣脸上洋溢着动人的喜悦之色 , 老子却神情忧郁地倚在机槽边上 , 显得孤傲、冷漠 。 ”“我看见耶稣在不停地登山 , 而老子却早已高高地站在山顶 。 ”“我看见耶稣如何通过祈祷使现实出现奇迹 , 而老子则循着大道摸索自然法则 , 达到博学的无所不知 。 ”
【喧嚣|《过于喧嚣的孤独》与赫拉巴尔】在《过于喧嚣的孤独》一书的最后 , 老打包工汉嘉去参观布勃内的巨型压力机 , 发现年轻的工人们机械地做着工作 , 没有人会像他那样在意即将变成废纸的书里藏着什么伟大的思想 。 他们像饲养场的女工一样 , 把一本本书撕开 , 面无表情地看着它们被巨大的机器吞噬 。 汉嘉意识到他的时代结束了 。 冷酷的巨型机器替代了尚有一丝丝人情味的废纸回收站 , 仿佛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某种缩影 。 于是 , 主人公汉嘉把自己也放进了打包机 , 尽管他手里还拿着一本德国大诗人诺瓦利斯的诗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