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儿童戏剧诠释爱与生命意义( 二 )


在忌谈生死的传统习俗下 , 生命教育缺失的现状中 , 大胆地在儿童戏剧中直面生死 , 与其说是需要勇气 , 不如说更需要智慧 。 该剧以孩子喜欢的歌舞和童话方式 , 以孩子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 向所有人提出了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这一恒久的哲学命题 。 既能让两三岁孩子获得艺术享受和童趣惊奇 , 又能让成年人沉浸其中感悟庄子“鼓盆而歌”式的通透与了然 。
“好的儿童剧能够同时吸引孩子和感动成年人 。 越接近孩子越能触摸到生命本身 。 ”编剧冯俐说 , “‘不要走在我前边 , 不要走在我后边 , 请走在我的身边做我的朋友 。 ’加缪这句话应该成为儿童剧创作的立场 。 儿童戏剧更接近世界的本质 , 孩子提出的问题往往是我们一生都萦绕于心的问题 , 也是我们会终极一生寻找答案的问题 。 ”
导演焦刚认为这部作品不仅是和孩子沟通 , 也是和全年龄段的人在沟通——关于生命话题的沟通 。 “每个人都有对生命和这个世界的知情权 。 不能因为年龄小就失去这个机会和权利 。 不管你是刚刚触摸人生还是刚刚经历人生或者回望人生 , 在任何一个节点上 , 人都可以对生命充满想象 。 ”焦刚说 。
从两代蝴蝶生命的发生到终结 , 清晰地透视生命简单而循环往复的周期和历程 。 而从小毛毛虫朴素笨拙 , 对一切无知与怯懦 , 只想索取爱与保护;到慢慢长大 , 身体生理上的蜕变 , 到对自然以及情感的认知;到最后经历痛苦破茧成蝶 , 拥有美丽找到伴侣成为母亲并终结生命 , 懂得爱与付出 , 体味了生命的伟大 。 该剧借蝴蝶短暂的一生 , 以艺术、温婉的方式实现了生命的祛魅与复魅 , 通过艺术的诗意创造和情感关怀 , 教孩子甚至家长认识、欣赏、尊重和珍爱生命 , 探索生命的意义 , 从而感知和实现生命的价值 。
“无论你在哪里 , 你都在我的视线里;无论我在哪里 , 我都在你的生命里!”这部儿童剧作品让人在戏剧创作的视野中反思作为“全人”教育的生命教育 , 或许更能意识到广义地实践戏剧对于生命存在的求索与关切 , 实现戏剧的生命观照和人文关怀 , 这也正是戏剧乃至艺术创作的价值基点与终极旨归 。 (作者 乔燕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