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怀古诗名篇,其中两句道出人生至理,深刻!

诗词中有无数名言警句 , 透过高度提炼 , 让我们重新看清世间万物 , 给我们以向上的力量 , 奋进的勇气 。 所以 , 读到“三十功名尘与土 , 八千里路云和月” , 无论何时 , 都能生起从头再来的勇气;读到“少年辛苦终身事 , 不向光阴惰寸功”时 , 可以明白努力学习关乎一生 , 理应珍惜时光;读到“纸上得来终觉浅 , 绝知此事要躬行”时 , 知道“知行合一”、“懂得”也要“做到”的重要性 。
谈到“理” , 宋诗最为闻名 。 但在唐时 , 就已有一些诗人的诗中体现出对自然万物“理”的体察 , 刘禹锡即是其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位 。
|刘禹锡怀古诗名篇,其中两句道出人生至理,深刻!
本文图片

读刘禹锡的诗 , 我们不仅能感受到乐观对待生活、积极进取的力量 , 更能从中领悟到一些道理 。 “莫道桑榆晚 , 为霞尚满天”是身处暮年依然应当雄心满怀的“理”;“千淘万漉虽辛苦 , 吹尽狂沙始到金”是历经千难万险方能成就大业的“理”;“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是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的“理” 。
今天分享的这首《西塞山怀古》 , 其中两句也通过高度精炼的语句道出人生至理 , 非常深刻 。 站在任意时间点往回望 , 人事已经世代更迭 , 唯有青山依旧 , 江水不息 。
《西塞山怀古》
唐·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 , 金陵王气黯然收 。
千寻铁锁沉江底 , 一片降幡出石头 。
人世几回伤往事 , 山形依旧枕寒流 。
今逢四海为家日 , 故垒萧萧芦荻秋 。
【|刘禹锡怀古诗名篇,其中两句道出人生至理,深刻!】公元821年 , 刘禹锡被任夔州刺史;3年后 , 调任和州刺史 。 在由夔州(今重庆)向和州(今安徽)沿江东下赴任途中 , 经过西塞山时怀古伤今 , 写下这首感叹历史兴亡的诗 。
西塞山 , 又名矶头山 , 因其“吴头楚尾”的地理位置及险峻地形历来集古战场与风景名胜于一身 。 在这里 , 发生过很多的战争 , 也有着如画的风景 。 文人墨客到此 , 难免提笔一书 。
刘禹锡所在唐时 , 已经历历代兴亡 , 数百年间 , 也刚刚完成了六朝的更迭 。 兴亡巨变自古引人慨叹 , 在这首诗中 , 刘禹锡仅选取一个历史片段 , 即“西晋灭吴”的事件 , 来表现王朝兴亡 , 以古观今 。
当我们站在今天 , 回望历史 , 最感慨的莫过于:人事全非 , 江山依旧 。 千古历史长河中 , 王朝的更迭尚且是如此短暂的事 , 更何况个体生命呢?可即使是在个人的人生长河中 , 眼前那些看似跨不过去的困难与忧愁 , 当多年以后再回首时 , 或许也是过眼云烟了吧 。
刘禹锡这两句诗正是通过朝代人事的多变与自然山水的不变相对比 , 道出人事代谢 , 山水依旧的道理 。 王朝如此 , 人生何不如此?
当我们有滞于眼前之碍时 , 不妨想想——
刘禹锡写的:人世几回伤往事 , 山形依旧枕寒流 。
包佶写的:江山不管兴亡事 , 一任斜阳伴客愁 。
辛弃疾写的: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 不尽长江滚滚流 。
去看看历经风雨始终屹立着的青山 , 经历百代依然不尽东流的江河 , 以及无论黄鹤在与不在 , 依然悠悠的白云与长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