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冰|现场| 徐冰的艺术火箭:跨越“卡门线”

11月6日,雾锁京城 。位于北京市郊的红砖美术馆新展“徐冰:艺术卡门线”终于如期开展 。该展由红砖美术馆主办,展览围绕艺术家徐冰与星际荣耀火箭公司发射的“徐冰天书号”艺术火箭展开,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艺术作品和对太空艺术历史的梳理,呈现一个独特的展览 。“在未来,人类同太空的关系一定是极速地被拉近,太空艺术的空间只会越来越大 。”徐冰在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说道 。
“火箭当时升空后失利,对于科学来说这是一次失利,但对于艺术来说,‘失败’就成为一个起点 。”展览学术主持、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汪晖说 。
徐冰|现场| 徐冰的艺术火箭:跨越“卡门线”
文章图片
展览海报
在红砖美术馆一进门标志性的地陷广场处,一座圆柱体装置作品稳稳放置 。水泥材质的表面正中写着诗人,普利策奖得主约翰·阿什贝利的一句话,“一束悖谬之光,为追求微妙而发出的命令,已注定让它的奇思发出毫光:无足轻重,而有意味 。”装置内放置着一个5.5cm立方体的“天书魔方”——超出人们现有认知系统之外的字体,让人联想起艺术家在35年前赖以成名《析天鉴》(又名《天书》)中的创意 。观众需要通过柱体上特为挖出的透镜才能一窥“魔方”实物 。
徐冰|现场| 徐冰的艺术火箭:跨越“卡门线”
文章图片
位于地陷广场的“天书魔方”装置
徐冰|现场| 徐冰的艺术火箭:跨越“卡门线”
文章图片
“天书魔方”
而按照原计划,这个“魔方”将传回魔方在外太空的即时影像 。并传回太空之声 。这枚魔方随着卫星在轨运行几天或数月后,或回归地表,或飞向无界宇宙 。“我执意要有太空声音传回,以圆‘天书’之梦 。35年前它面世时,就有人问《天书》有读音吗?我开玩笑说可能是打哈欠、打喷嚏的声音 。”徐冰介绍说 。
艺术火箭,“把欲望、危机、未知发射给外太空”
徐冰|现场| 徐冰的艺术火箭:跨越“卡门线”
文章图片
“徐冰天书号”发射前现场作业照片
故事的开头要从今年2月1日讲起,中国酒泉发射了一枚火箭,这是全球第6025次航天发射,这枚火箭被命名为“徐冰天书号”,这也是全球首枚以艺术之名发射的火箭,“天书魔方”就放置在主体箭中 。箭体上布满了“天书”伪文字 。一、二、三子级箭在完成推进任务后,将与载荷舱分离,回落地表 。这些“伪文字”随着火箭经历上天入地的过程,在火力推送、大气摩擦、箭体陨落等自然力量的再造中,呈现出天人合一的作品形态 。
徐冰|现场| 徐冰的艺术火箭:跨越“卡门线”
文章图片
“徐冰天书号”火箭发射现场? 徐冰工作室
2月1号下午4点15分,“徐冰天书号”点火升空 。在《首枚艺术火箭的命运》一文中,彼时人在发射现场的徐冰写到,“我一秒一秒算着时间,小眼睛睁得老大,紧盯着那个小得像火柴棍似的火箭 。直到4点15分,“火柴”终于被点着,火团变大,一根东西从烟团中升起,带出一条白烟,白烟越拉越长插入大气层,显出壮观景象;由于太远完全听不到声音,像看一部上了色的默片,我内心也是‘无声’的激动 。不一会儿白烟变成一条祥云,更是吉兆 。我给友人发了几个字:‘发射了!成功了!’这时有人叫了一声,看!众人转向,只见远处升起一团烟尘,以为是一级箭完成推送,回到了理论落点 。烟团越升越高,变成巨大的蘑菇云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