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元代逸品山水画中的与意精神( 二 )


这种构图形式在当时来说不流于俗套,便于表现文人情调。代表作品《渔庄秋雾图》、《容膝斋图》等用笔随意散淡,用墨枯中见润,画面简率清远。清代的王麓台认为倪瓒的画一尘不染,平淡中有高贵,简约中有精彩,其意蕴尤其体现在笔墨章法之外,给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所以在王麓台看来倪瓒的绘画可作为元四家山水中的第一逸品。
文人!元代逸品山水画中的与意精神
文章插图
倪瓒作品构图平易、笔法简意却又在荒率之外显露出了倪珊高雅而又与众不同的情操。元四家的另一位画家吴镇自称梅花道人,深受道家思想影响,平生喜作《渔父图》,作品多采用平远构图,景愈远愈高,境界愈深远。吴镇作画喜用湿墨,画面中墨色浓淡相宜,天真烂漫,高雅之气沁人心腑。
元代文人山水画中的灵气以及外漏的写意性与画面的构图布置有着很大的关系。平远法构图更容易表达文人气以及宽广高洁的境界多被这一时代的画家所采用。无论是赵孟頫的还是元四家,作品很多都采用这种方式的构图,并不显得单调却更为灵秀多变,画面简洁完整,笔简意周,清净而自然,不仅形成了元代文人山水画新的构图特色,而且也对文人士大夫们情感情绪的表达提供了更为程式化更为恰当的形式。
笔墨:以书入画,笔简意周
文人画家们对笔墨的价值有了全新的认识,绘画也由追求物象的再现转为更为流畅的写意表现。后世的石涛认为“墨非蒙养不灵,笔非生活不神。”对笔墨的理解老道而精辟。此时文人绘画笔笔写出,笔笔畅情,抒情写意,平淡天真。
笔简意周这一元代山水画中新的审美趣味则是追求用笔必然导致的结果。倪瓒无疑是元代中最能体现这一风格的文人画家。他的绘画别具特色,品位超然脱俗。作品《容膝斋图》采用平远法构图,枯笔淡墨,以侧锋干擦,枯中见润;树木的表现则以抽象笔墨写其大意,用笔干淡优雅,用墨明净脱俗;画中常置一空亭却并无人迹,充分表达了倪瓒不图虚名,逍遥自在的隐逸情怀。云林画绝诗亦绝,平淡萧索的画面却表达出无穷无尽的意蕴。
文人!元代逸品山水画中的与意精神
文章插图
这一时期书法用笔正式融合进绘画之中,题款也成为了绘画的重要构成在画面中题跋诗文既可以补足画面意境,满足文人士大夫题诗以言志的愿望,又可以完善画面布局,甚至是作为单独的书法作品来欣赏。
倪云林就经常在画作中题写长款,有的甚至多达十余行,平淡清远的画面加上文采斐然的题跋,使得整个画面境界更加具有写意性与文人性。文人山水画从未像元代这样更加注重画家的内心情感而不是自然物象,绘画的写意性达到了新的高度,画家们将书法用笔确切的引入绘画,笔简而意远,创造出一种着重表现文人内心情感世界,并且仅属于这个时代的山水画面貌。
形神:逸笔草草,不求形似
文人尚意画风的发展也导致了绘画品评标准的悄然改变,正如笪重光在《画筌》中所推崇的:对于高人雅士,文人士夫的游戏翰墨,不可以形似论高低,而须以画面所体现的意趣为上,要求要先观其格调是否有文人的平淡天真之趣,其次要品评其笔墨意趣,以至于得意趣而忘形迹。元代绘画比之前任何一个时代都注重对心中逸气的抒发,这种对神韵的追求也直接体现在作品之中。
元代文人画家虽不求形似但却从未忽略形似。对物象理法的描绘让位于画家真实情感的表达,让位于画家胸中逸气的表达,在他著名的作品《狮子林图》中,描绘的是自然山水中的丛丛树木,各类树的形象抽象的非常简约,笔笔写出,却姿态各异,浑然天成,可谓传树之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