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短史记|苏东坡对王安石的批评与包容,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

苏轼|短史记|苏东坡对王安石的批评与包容,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
本文图片

作者丨王水照
编辑丨吴酉仁
苏轼和王安石的关系是颇为复杂的 。
在熙宁变法时期 , 他们是势不两立的政敌 。 元丰末 , 一个作为退职宰相 , 历经宦海风云 , 闲居金陵;一个从九死一生的乌台之狱脱险 , 尝尽了黄州之贬种种人生况味 。 两人重聚 , 相逢一笑泯恩仇 , 发现彼此都是直臣贤士、人间杰才 , 对儒家理想人格的崇奉是他们融和的纽带 。
然而到了元祐时期 , 苏轼及其门人却共同掀起一个批判王氏新学的热潮 。 这是一种对思想专制、学术专制和文化专制的不满和反抗 。
王安石的新学是他变法思想的哲学基础 , 自有其不可抹煞的历史价值 。 宋英宗治平年间 , 王安石在金陵讲学 , 一大批要求改革现状的年轻士子受业门下 , 俨然形成新学学派 。
与此同时 , 王安石“一道德以同俗”的思想也逐渐成熟并固定化 。 到了宋神宗熙宁时期 , 他更把这一思想跟科举改革结合起来 , 使之付诸实践 , 而不只停留在口头宣传上了 。 在宋神宗的支持下 , 其《三经新义》一变而为官方哲学 , 作为取士的标准答案 , “诸生一切以王氏经为师” , “独行于世者六十年” 。
这样 , 他运用行政权力求得了学术见解的统一 。
苏轼|短史记|苏东坡对王安石的批评与包容,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
本文图片
王安石像
这位改革家追求思想一统的新的正宗地位 , 以适应政治改革的需要;但又恰恰窒息了自欧阳修以来所开创的自由讨论的风气 。 他引起崇尚自由的苏门的不满和抨击 , 是十分自然的 。
熙宁年间 , 王安石主张以经义论策取士 , 罢诗赋、明经诸科 , 苏轼持异议 。 王安石的改革贡举科目 , 原是为着更好地选拔吏治实干人才 , 实又包含以自己的“新学”一统天下的思想统治的目的 , 因而在熙宁初年 , 苏轼对“新学”中的偏颇已啧有烦言 。 到了宋哲宗元祐时期 , 苏轼更多次批评“新学” , 集中在王氏“一道德以同俗”的思想和实际作为上 。
元祐元年(1086)在《答张文潜县丞书》中 , 他说:
文字之衰 , 未有如今日者也 , 其源实出于王氏 。 王氏之文 , 未必不善也 , 而患在于好使人同己 。 自孔子不能使人同 , 颜渊之仁 , 子路之勇 , 不能以相移 , 而王氏欲以其学同天下 。
这封信尖锐地抨击了王安石为文治学“好使人同己”的作风 , 指出这正是造成文章雷同单一、学术凋敝衰落的根本原因 。 苏轼这里主要针对王氏的经学而言 。
苏轼|短史记|苏东坡对王安石的批评与包容,是一件很伟大的事情
本文图片
赵孟頫绘苏轼像
在同时所作的《送人序》中 , 他又说:
王氏之学 , 正如脱椠 , 案其形模而出之 , 不待修饰而成器耳 , 求为桓璧彝器 , 其可乎?
“脱椠” , 即依照同一模子而制成 , 千人一面 , 千部一腔 , 没有个性 , 没有特点 , 正是学术文化和文学艺术发展的大敌 。 这个比喻尖刻准确 , 把求同斥异的后果揭露无遗 。
在反新学中 , 苏轼实际上提出了一个重要原则:多元性和多样化是发展学术文化的必要前提 。 这也成了苏门的著名门规和家法 , 对推动元祐文学高潮的形成起了直接的作用 。
要充分认识这个原则的重大意义 , 不妨对比一下程朱理学家的议论 。
程颐在当时说过:“今异教之害 , ……唯释氏之学衍蔓迷溺至深 。 ……然在今日 , 释氏却未消理会 , 大患者却是介甫之学 。 ”他说王氏新学比佛道为害更甚 , 大声疾呼要加以整顿 。 苏轼却不然 , 他明确地说:“王氏之文未必不善也 。 ”对其学说内容并不一笔抹煞 , 只是反对他的学术专制和思想统治而已 , 并不是片面追求多元性和多样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