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这么无语还是在上次( 二 )


但不管是聊天从别人那里知道 , 还是为了聊天有话题去主动搜索 , 对热点的讨论 , 你或许从未缺席过 。
废话文学就像EDG夺冠一样 , 能不能让人快乐先暂且不提 , 但在周围人都参与这场狂欢的情况下 , 你已经逃不掉了 。
不可否认的是 , 它的内容或许真的毫无价值 , 并不能给人带来精神成长或者其他实质性的提升 , 但它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家的社交需求 。
当然 , 社交需求的背后可能隐藏的是身份认同和社交焦虑等深层次问题 。 但也有研究表明:说话90%以上内容是废话的人 , 他就会非常快乐 。 而废话不够50%的人 , 快乐感就不足 。
|上次这么无语还是在上次
本文图片

朱自清也写过:得有点废话 , 我们才活得有意思 。
但其实从经济学角度来讲 , 讲话毫无目的不仅不能创造收益 , 还会消耗时间成本 。 所以在工作的时候 , 都在讲求效率 , 要求成年人随时保持稳定的情绪 , 堆积的压力、焦虑全部转移到了生活中 , 深夜常常emo 。
|上次这么无语还是在上次
本文图片

这样的生活有意思吗?当然还是会有很多快乐的回忆穿插在苦闷的日子中 , 但仔细想想 , 能让我们真正放下烦恼的 , 不正是这些没什么实际意义的事物吗?
日本艺术家铃木康广曾经做了一个透明的人形气球 , 对很多人来说就是一个气球 , 出现在机场、公园、街头 , 当人们抬头看见这个轻盈的空气人时 , 如果能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得到喘息 , 它便瞬间有了意义 。
|上次这么无语还是在上次
本文图片

用废话文学和艺术品做比较或许很不妥当 , 但如果能让你从烦闷中抽离 , 宣泄堆积的情绪 , 它对你来说就不是全无价值 。
3
// 快乐的时候 , 自然就快乐了
再说回废话文学本身 , 客观来讲 , 正常的铺垫和出人意料的转折 , 刚好符合一种幽默的失谐机制 。 心理学表示 , 通过意思重复和差异化表达 , 会让人产生一种与听者预想的“不和谐” , 自然就会产生有趣的感觉 。
如果说之前玩梗凡尔赛文学是对一些刻意炫耀的人的讽刺 , 那么废话文学就是用无聊的语言打败无聊的生活 。
而这就不得不说到它的另一大特点——简单 。 简单的东西往往更深入人心 , 不管是自己创造还是传播 , 都更得心应手 。
|上次这么无语还是在上次
本文图片

它总是从很寻常的点出发 , 当你以为要转折的时候才发现 , 那就是一个很寻常的点 。 就像生活经常出现的情况 , 看起来有个惊喜在等你 , 实际上什么也没有 。
希望和期待的就此落空 , 可能你自己都没有察觉的竟还有点小失落 。
高分港剧《叹息桥》中有一段剧情 , 男生在纪念日给女生做了咖喱饭 , 女生以为里面藏着求婚戒指 , 即便自己再不喜欢这顿饭 , 也满怀期待地吃完 , 但最后却发现它就是一碗饭 。
|上次这么无语还是在上次
本文图片

听君一席话 , 如听一席话 , 吃你一碗饭 , 还真就是一碗饭 。
说起来这本该是个伤感的事情 , 但就像疯狂自黑的脱口秀一样 , 你的弱点就是人类的弱点 , 你那份情绪是人类共有的情绪 , 你的无语其实也是人类的无语 。 背后可能是心酸 , 但听的人和说的人 , 不还是在哈哈大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