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功$红星大家|舒炯:在墨色与线条之间,寻找书法世界的桃源( 三 )


比如那个著名的“十八缸水”的故事——聪颖的小儿子一心赶超父亲,苦练数年,用完了十八缸水,却仍然“只有一点像羲之”。
还有那个“擦壁易书”的故事——王羲之酒后乘兴提笔,在墙壁上写了一首诗。待父亲离开后,王献之偷偷擦掉墙上原文,模仿父亲的笔迹重新写了一遍,自认为无人能分辨真假。结果王羲之回来后看到墙上的字,愣了很久,很不好意思地以为:是自己当时喝多了才写得这么糟糕……
以上两个故事,好胜心强的儿子从未后来居上,而是成为书圣父亲的光辉陪衬。只有第三个故事凸显了他的天赋和专注:王献之写字时,王羲之偷偷走到儿子身后,突然伸手去抽他握的笔,没成功,于是赞赏儿子有前途。
启功$红星大家|舒炯:在墨色与线条之间,寻找书法世界的桃源
文章插图

舒炯作品
舒炯也和采访人员提到这个故事。他笑着说,很多人以为这说明王献之写字全神贯注,笔握得极牢。“这是个误解,王献之怎么可能把手腕的力气全都用来死死握住笔杆呢?这么用力,手腕都僵了,如何灵活自如地转动?”
他说,书法家执笔写字,一如武林高手执刀剑,力道在似紧非紧之间,关键是全神贯注,思维凝聚,此时无论谁来试图扰动,都能在电光火石之间作出反应。
因此,不是王献之始终用力握笔,而是他在聚精会神的状态下,以极快的速度瞬间发力,拽住了正被父亲抽走的笔——如果这个传说为真的话。

启功$红星大家|舒炯:在墨色与线条之间,寻找书法世界的桃源
文章插图
在寂寞的道路上,实践陶渊明的某种理想
1979年,中国书法家协会还没有成立,先搞了一个筹备委员会,准备以办展览的形式,在全国范围内摸个底,了解一下各地的书法篆刻艺术发展状况。这便有了1980年的首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
筹备组最后选定了600多件优秀作品展出,舒炯当时23岁,是全国年龄最小的参展者。第二年展览正式开幕前,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著名书法家启功也带着自己的研究生去看展览。
启功看到舒炯的字,线条爽朗遒劲,气势奔放,不觉赞道:“四川这位舒炯老先生的字,很不错啊,他多大年纪了?”
当时陪在他身边的一位研究生万光治(后任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首任院长)也是成都人,并且恰好认识舒炯,他赶忙告诉老师:这幅字不是老先生写的,这个年轻人才24岁。启功惊叹之余,赞舒炯为“书法神童”。年轻的舒炯从此在书法界崭露头角,成为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
启功$红星大家|舒炯:在墨色与线条之间,寻找书法世界的桃源
文章插图

舒炯作品
书法家写字,文本多取材于古代诗词文章,反复摹写之余,也对古典文学有更深入广泛的了解。舒炯告诉红星新闻采访人员,自己最喜欢的诗人是陶渊明。
“大多数人一提到陶渊明,就想到他的归隐生活,他的桃花源。其实他也写过不少很有气势的诗,比如‘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这样的。”舒炯说,“在陶渊明身上,既有文人的高雅气质,也有贵族的骄傲精神,同时还有一种贴近自然的质朴纯真,是很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