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南京女作家赴非洲看望“最后的北白犀”,写了一本书获大奖( 二 )


非洲$南京女作家赴非洲看望“最后的北白犀”,写了一本书获大奖
文章插图

绘本中的苏丹
一个耳洞引起的深思:
草原上的犀牛不需要名字
戴芸说,在非洲和苏丹相处的过程中有一个细节让她印象深刻,就是苏丹的耳洞,“我去的时候正好早晨的阳光照射在苏丹身上,一缕阳光穿过它的耳洞,我注意到它是个正圆形,这个形状不可能是自然形成的。”这种强烈的冲突吸引了戴芸,工作人员告诉她,这是在动物园的时候打上的,以前会挂上一个标牌,写上这只犀牛叫苏丹、什么时候捕获的等信息,方便工作人员辨认。“现在标牌已经没有了,但是耳洞还在,这给我带来很大震撼,我觉得犀牛是不需要这个耳洞的,就像我在书里写的,苏丹本来是没有名字的,野生的犀牛是不需要名字的,可是当它进入动物园后,需要这样一个东西来确认身份,它真正的性格和身份也就没有了。”戴芸觉得,有些悲剧的是,如今这个耳洞仍然留着,但它最终也不需要别人来确认它的身份了,因为它已经是那里最后一头了。
非洲$南京女作家赴非洲看望“最后的北白犀”,写了一本书获大奖
文章插图

绘本里对苏丹故事的讲述
“它的耳朵让人悲喜交加,所以耳朵这个细节也反复地出现在书里面,可能不是所有读者都能感受到这个细节,但希望他们每一次去读的时候,都能发现一点新的内容,就像寻宝一样。”戴芸说。
听到苏丹去世的消息
画家辞职把绘本画完
采访人员了解到,犀牛苏丹于2018年3月19日去世,此前它是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一次迁移非洲濒危动物的行动中,3岁的苏丹在苏丹共和国境内被捕获并送往捷克的一家动物园,在那里度过了三十多年的岁月。2009年北白犀在野外绝种。2010年,为了增加北白犀自然繁衍的机会,人们把已经38岁的苏丹和另外三只北白犀一起送回了非洲,让它们居住在肯尼亚的自然保护区,苏丹得以在暮年回归故乡,但是这个让北白犀繁衍后代的努力并没有成功。
非洲$南京女作家赴非洲看望“最后的北白犀”,写了一本书获大奖
文章插图

戴芸(中)和李星明(左)在给读者签名
戴芸和画家李星明去非洲采访是2016年,当时整个团队的心愿就是在它去世前把书出版。她介绍,当时苏丹已经相当于人类的90岁高龄,随时都可能去世。不过由于两人工作繁忙,而故事又太过于悲伤,工作一度进展缓慢,差点就要放弃。“2018年苏丹去世的时候,我们把消息发在工作群里,当时大家都哭了。”这个消息对李星明冲击很大,他很快辞职开始专注绘画,希望把工作完成,而戴芸也开始抓紧文字工作。
最初的文稿中是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最后才改为第三人称。戴芸解释,在人称方面做了很多挣扎,十分纠结。“用第一人称可以走入犀牛苏丹的内心,情感上非常充沛,但问题是,这样复杂的一个故事,无法用第一人称说明白。”在戴芸看来,大人们大多知道犀牛的珍贵,也了解它们是如何被猎杀的,孩子们并不知道。如果不能解释清楚,绘本就失去了意义。“从第一人称来说,很多事情犀牛它是不知道的,犀牛不能理解自己生活的背景、悲惨遭遇的意义,所以最终我还是选择用第三人称来写。”
成为妈妈后她开始创作
绘本给了她惊喜
戴芸告诉采访人员,开始接触绘本是从她成为母亲后,“我们这个年代的人,小时候是没有看过真正意义上的绘本的,顶多看的是小人书,如果不是因为有了孩子,我可能不会接触到绘本,也不会走上这条路。”
非洲$南京女作家赴非洲看望“最后的北白犀”,写了一本书获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