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古时候没有电,为什么我们的古人却造了“电”字?( 二 )


而除了这类敬畏与艺术加工外,一代代中国古人,也从未放弃探索电的奥秘。比如汉代王充的名作《论衡》里,就批驳了不少关于“电”的神怪传说,认为“雷者太阳之激气也”,即夏季太阳强烈照射产生了雷电,所以“天地为炉大矣,阳气为火猛矣,云雨为水多矣”,“打雷下雨”的一系列过程,几乎全部阐释。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王充还做了古代史上著名的模拟实验:用一斗水灌正在冶铁的烈火,现场顿时“气激敞裂,若雷之音矣”。这样的科学实验与结论,放在那个时代,堪称遥遥领先。
也正是类似王充这样,一代代古人精确的观测与实验,早在“富兰克林放风筝”前,中国古人就得出了许多关于“电”的科学理论:先秦年间的《庄子》等典籍里,就提出了“摩擦生电”的猜想,南北朝科学家祖冲之也将其总结为“震为雷,激为电,和为雨,怒为风”。宋朝大儒朱熹也将雷雨生成的原因归纳为“阴阳之气,闭结之极,忽然迸散出”。明代刘伯温也科学概括了雷与电的关系:“曰雷者,天地之郁积而发也,阳气困于阴,必迫,迫极而迸,进而声为雷,光为电。”
这些观点,尽管与科学真相还存在着出入,却是不同时代,一批批探索者的研究心血。他们就像科学道路上的探路者一样,一代代接力,寻求着最接近科学的答案。
而且对于古人来说,这些艰苦的探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重要一条,就是判定天气。
在天文条件落后的古代,“雷电”有时就是古人判断天气走向的风向标:唐代的《相雨书》里,就收录了大量判定天气的谚语,其中“电光出西北方,雨出倾壁也”正是当时公认的经验。“未雨先雷,船去不归”也是当时人们的出行参考。元代典籍《田家五行》里,更把夏季出现的闪电次数、频率、地点,都作为降雨的判断依据。清代典籍《农侯杂占》里,也有专门的“电占”,即依据雷电出现的状况,不同季节合理安排农事农时。




古人!古时候没有电,为什么我们的古人却造了“电”字?
文章插图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繁体字“電”,会有一个“雨”字头,这不只是古人对“电”的科学认知,更见证了“电”对于古人生活的价值:不只是灾难的恐惧与破坏,更是一代代中国人认知自然,思考自然,防灾避灾的艰苦探索。看上去离古人很远的“电”,却实实在在关系着老百姓地里的粮,餐桌上的饭。
以这个意义说,许多在特定的时代,看似“不靠谱”“没用”的科学探索,其实却对于未来的发展与人类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从当年的“探索电”,到现代社会的“火箭”“登月”,都是这样一路走来。
【 古人!古时候没有电,为什么我们的古人却造了“电”字?】那些有着睿智眼光与莫大勇气的科学探索者们,无论任何时代,都当得起我们深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