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衢江西周土墩墓:极有可能是“姑蔑国”王陵

西周$衢江西周土墩墓:极有可能是“姑蔑国”王陵
文章插图

3000多年前的商周时期,在浙江省中西部、钱塘江中上游(古称榖水、现叫衢江)的金衢盆地诞生了一个神秘古国,姑妹(姑蔑)国。沉睡了3000年后,2018年,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云溪乡惊现一座西周越国贵族古墓,让遥远而神秘古老的姑蔑国,揭开神秘面纱。
西周$衢江西周土墩墓:极有可能是“姑蔑国”王陵
文章插图

11月10日,在云溪土墩墓群考古成果专家座谈会上,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等考古文博单位多位专家,面对这座西周时期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王级大墓,基本达成了衢江区西周土墩墓群极有可能是“姑蔑国”王陵这一共识。
【 西周$衢江西周土墩墓:极有可能是“姑蔑国”王陵】西周$衢江西周土墩墓:极有可能是“姑蔑国”王陵
文章插图

揭开3000年前越地神秘历史
2017年9月的一天,七旬老人邵大爷像往常一样,来到村后的山上尖锻炼。可当他到达山顶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几个深坑,深坑周围有木炭、石块等,看起来像被盗墓了,邵大爷马上报了警。
衢江区文广局工作人员来到实地调查,发现现场有盗洞,也有木炭、印纹硬陶片、原始瓷片等遗存,于是确认这里存在盗墓情况。鉴于情况重大,立即向省考古所报告,请求技术指导。
西周$衢江西周土墩墓:极有可能是“姑蔑国”王陵
文章插图

2019年11月起,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孟姜村的三座土墩墓进行考古发掘,发掘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很快出土了一批玉器、石器、原始瓷器、青铜器等数百件珍贵文物。其中规模最大、出土文物最多的孟姜三号墩,是迄今浙江省已发现的西周早期规模最大的土墩墓。
沿着山坡,考古人员清完表土后,开始一点点清理土墩墓的封土。土墩墓流行于夏商周至汉代的南方地区。随着封土的下揭,木炭层逐渐显露,最终出现了人字形结构的墓室。
江苏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张敏判断:墓室是人字形的,木结构的一个墓室,这个应该是姑蔑国一个最高等级的墓葬。
西周$衢江西周土墩墓:极有可能是“姑蔑国”王陵
文章插图

孟姜三号墩墓,目前残留的土墩直径约70米,墓坑长约14米、宽7.8米。它气势雄伟,构建方式独特,是目前在浙江地区发现的同时期最大的土墩墓;墓群中,发现多座人字形两面坡木椁,为目前国内最早的实例;出土大量玉石材质多样,加工精巧,在西周时期土墩墓中少见。
“根据出土遗物的器型和纹饰特征,该墓为西周早期越地典型的土墩墓;随葬的青铜器、玉器数量多、制作精美,显示墓主人应是越国早期上层贵族。”浙江省考古所专家陈元甫向采访人员介绍:墓中发现多个璧、珠、玦形挂饰,说明墓主服饰华贵;随葬品中还有两把青铜佩剑,多个戈、镞等兵器,说明墓主可能是一位军事家。西周早期军政合一,且墓葬规模如此之大,专家当同时就进而推测墓主可能是当地的上层奴隶主。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主任常怀颖分析:在江边,然后要把这样比较纯的土全部运上来,然后要把石头运上来,这个工程量是很大的。它说明的是在构筑墓葬的时期,当地的社会的分层已经到了一个很复杂的阶段,就是某些人可以有很高的特权,或者他能支配很大的经济的资源。
结合多次考古,与历史上所记载的姑蔑国中心位置相吻合,可以证明衢江地区在西周早中期是一个明确的区域政治文化中心,是越地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也可以证实了史书中所记载的“姑蔑”并非空穴来风。衢江西周土墩墓极有可能是历史零星记载中的姑蔑国王陵,具有极高的考古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