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600年昆曲如何寻觅当代知音( 二 )


当艺术转入内在精神的表达 , 以及形式变革的追求 , 创作者将从一个生活的传达者、模仿者向能动的创造者、个体风格的缔造者转变 。 从这个层面看 , 昆剧《瞿秋白》在表演、音乐、舞美等环节上 , 实现了古老昆剧与现代审美的融合 。 文本结构上 , 该剧通过“昼”与“夜”双线空间编织出人物现实与内心的交互投射 , “昼”写现实的牢狱 , “夜”写瞿秋白的回忆 , 如与母亲、爱人、挚友的诀别;音乐上 , 该剧大量运用西洋交响乐和京剧锣鼓;舞美上 , 该剧借一白一黑两块平整的天幕 , 对昼与夜进行表意象征 , 用灯光投射在白板上的暗影与人物的内心相呼应 , 打造出简洁凝练、与众不同的舞美空间 , 彰显戏曲舞台的视觉形象表现力;台前两侧 , 一边审讯桌、一边囚室床 , 体现戏曲的假定性 。
导演张曼君大胆运用写意与表现的手法 , 以舞台形式之“变”来回应昆曲传统之“不变” 。 作为一部革命题材的昆剧作品 , 《瞿秋白》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进行了深入探索 。 该剧注重描摹和揭示人物心理 。 比如 , 剧中发挥小生行当特点 , 用音色与造型刻画瞿秋白这一人物 , 在曲牌唱腔方面 , 又不失昆曲的固有章法 。 江苏省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戏曲理论家汪人元认为:“如此笔墨铺排 , 不仅找到了充满戏剧性的完整故事 , 又写出了立体的、具有深度的人 。 ”
除此之外 , 上海昆剧团的《自有后来人》由昆曲三代演员共同创作 , 并以“破套存牌”的方式移植演绎《红灯记》这一观众耳熟能详的革命题材故事 , 传承与创造的意义不言自明 。 而湖南省昆剧团的《半条被子》和苏州昆剧院的《江姐》均以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回应了古老昆曲的现代建设这一命题 , 令人欣喜 。
【艺术|600年昆曲如何寻觅当代知音】昆曲需要绵延其传统典雅的艺术气质 , 也要将目光放长远 。 从明清时代的昆曲到“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十五贯》 , 再到今天非遗视野下的昆曲 , “变”是昆曲发展的常态 。 守护传统与面向未来 , 并不冲突;依循昆曲典范审美下的再造与现代性审美下的创作自觉也不冲突 。 昆曲不仅可以演绎传统经典 , 也应有新编创作 , 担负起创作现实题材的责任 。 古老昆曲要寻觅当代知音 , 就要朝着昆曲高度凝练的虚拟性、程式化方向 , 继承、发展、创造 。 (张之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