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轲刺秦王教案_荆轲刺秦王教案

荆轲刺秦王教案课前导入
“荆轲刺秦王”曾经被搬上荧幕,观众往往会对荆轲英勇的行为留下深刻的印象 。其实这一事件在史书中也是有记载的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荆轲刺秦王》 。
学习目标
1.了解《战国策》的相关知识,积累文学常识,积累文言文常见的字词和句式 。
2.学习概括要点的方法和作品的叙事结构和叙事艺术 。掌握人物形象和刻画人物的手法和人物深层次的精神品质 。
3.学习以荆轲为代表的义士,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恩怨得失,舍生取义 , 为国家危亡而英勇献身的爱国精神 , 体会荆轲临别时悲壮的心情 。
知识汇总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由西汉著名的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刘向整理编订而成 。它是一部重要的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 。全书按国别编辑,共33篇 。所记史实从东周贞定王十七年,到秦始皇三十一年,共245年 。《战国策》中所收游说之士的纵横之论,反映了战国时的社会风貌和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重大活动,生动记载了纵横家们的机智善辩、聪明智慧,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 。纵横家们在当时的社会大舞台演出了一幕幕生动感人,有声有色的戏剧,《战国策》为后人留下了那段历史的宝贵材料 。
《战国策》语言流畅犀利,笔调辛辣,善于将寓言故事巧妙地穿插于文中,用以说明抽象的道理 , 阐述自己的论点,是论辩文的典范 。其中很多寓言和比喻后来成了著名的典故,如画蛇添足、狐假虎威、惊弓之鸟、南辕北辙、鹬蚌相争等 。
《战国策》文笔优美,叙事生动形象,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汉初著名散文家贾谊、晁错、司马迁 , 宋代的苏洵、苏辙、苏轼的散文都受到《战国策》的影响 。《战国策》中运用的工整的对偶和排比句法及主客对答、抑客申主的写法,亦为汉赋所继承 。
2.荆轲刺秦王发生的时代背景
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大约是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也就是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前的6年 。当时秦已经先后灭掉了韩国和赵国,统一的趋势已经不可阻挡 。地处北方的燕国是一个弱小的国家 。当初,燕王为了结好秦国,曾将太子丹交给秦国作人质,但是太子丹在秦国并未受到礼遇,他于公元前232年逃回燕国 。为了抵抗强大的秦国,同时也为了报自己被羞辱之仇,就派荆轲去劫持或者刺杀秦王 。
3.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
荆轲()谒()樊於期( ?。? 戮没()揕( ?。?br />拊( ?。 ?淬( ?。? 瞋目( ?。? 厚遗()忤视()
4.解释下列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
进兵北略地:掠夺 。
微太子言:如果没有 。
谒:请 。
邑:封地 。
愿足下更虑之:改变 。
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表被动 。
人不敢与忤视:正眼看 。
愿大王少假借之:宽容、原谅 。
发图:打开 。
自引而起:身子向上起 。
操其室:剑鞘 。
王负剑:指负剑于背 。
5.理解下列语句中的通假字的用法 。
秦王必说见臣:通“悦”,高兴 。
今日往而不反者:通“返” , 返回 。
荆轲奉樊於期头函:通“捧”,捧着 。
秦王还柱而走:通“环”,绕 。
卒起不意:通“猝” , 突然 。
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通“震” , 震惊害怕 。
6.注意古今异义词 。
樊於期仰天太息流涕:涕 , 古义眼泪 , 今义鼻涕 。
持千金之资币物:币,古义是礼品 , 今义是货币 。
樊於期以穷困来归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是贫穷 。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偏袒古义是袒露一只臂膀,今义是袒护双方中的某一方 。
诸郎中执兵:郎中,古义是宫廷的侍卫,今义是指中医医生 。
乃引其匕首提秦王:提 , 古义是指投击 , 今义是拿着 。
7.活用 。
进兵北略地:向北 , 名词作状语 。
函封之:用匣子,名词作状语 。
箕踞:像箕一样,名词作状语 。
又前而为歌曰:向前,名词作动词 。
8.一词多义 。
顾计不知所出耳:不过 。
荆轲顾笑武阳:回头看 。
使使以闻大王:前一个“使”是出使,动词;后一个“使”是使者,名词 。
内容分析
整体感知
理清层次结构 。
本文可以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1-2段):写行刺的原因 。
第二部分(3-9段):写行刺的准备 。
第三部分(10-17段):写廷刺秦王 。
第四部分(最后一段):荆轲行刺失败被杀 。
问题思考
1.作者在文章的开头是如何交待为什么要行刺的?
作者是从两个方面来交待的 。一方面,秦军所向披靡,“破”“虏”“收”“进”“略”“至”短短的六个字就写清楚了 。而燕国太子丹面对这样的情况,却是非常“恐惧” 。这就使故事的一开头就笼罩在紧张的氛围中,也为下文写行刺作好了铺垫 。
2.荆轲是如何准备行刺的?
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准备信物、寻找利刃、配备助手 。“信物”主要有两个,一个是樊於期的人头,一个是燕督亢地图 。从徐夫人那里获得利刃 。助手本来应该有两个 , 一个是荆轲自己的好友,一个是秦武阳,但是由于太子丹催促太紧,荆轲的好友还没有到 , 荆轲和秦武阳就出发了 。
3.有人说荆轲行刺必然失败 , 文章中的哪些地方预示了这一点?
文章有两个地方预示了这一点:一是荆轲的助手还没有到 , 太子丹就摧着荆轲出发了 。二是在易水边送行的悲壮,“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4.作者在文章中为什么要写秦武阳“色变振恐”?
写秦武阳“色变振恐”更能够突出荆轲的机智、镇定自若,神勇过人 。荆轲的一“笑”一“顾”就化解了当时的危险场面,表现了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 。
5.荆轲是一个怎样的人?
侠肝义胆、知恩图报、果敢勇决、擅长辞令、有超人的胆略和非凡的气质、处事沉着机智 。
6.荆轲刺秦王的谋划 , 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写太子丹“不忍”,有什么作用?
荆轲的谋划抓住了如何见秦王这个关键问题 。他提出用樊将军首与督亢地图为信物骗取秦王信任,具有超人的胆识和气魄 。他在太子心急如焚时才提出这个计划,可见城府很深 。太子“不忍”,反衬了荆轲智谋非凡 。
7.作者是怎样描写易水诀别这一场面的?
(1)抓住特点 。如对送行者的描写,抓住“白衣冠”这个特点 。(2)突出重点 。在众多的人物中,重点写荆轲;“既祖,取道”略写 , 重点写慷慨悲歌 。(3)顾及全面 。太子、宾客、高渐离、士等在场人物都顾及到,而且通过写“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4)有条不紊 。人物活动按时间顺序描写 。(5)结合写景 。“风萧萧兮易水寒”,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
8.易水诀别一段中的描写烘托了怎样的气氛,其中的音乐描写有什么作用 。
这段描写,烘托了一种慷慨悲壮的气氛 。如“白衣冠”“士皆垂泪涕泣”“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风萧萧兮易水寒”等都是渲染凄凉悲怆的氛围和同仇敌忾的气势 。其中音乐描写表现荆轲的思想感情,也是渲染悲壮气氛 。
问题探究
应该怎样评价荆轲刺秦王的行为?
荆轲刺秦王,是反抗强暴的正义行动,而秦统一六国是历史发展的趋势,这是个人或少数人的愿望改变不了的,所以只能以悲剧告终 。荆轲刺秦王就与历史发展过程中的消极因素作斗争来讲,这场斗争具有合理性;就整个历史发展过程进程来讲,它有着很大局限性 。
对荆轲的评价,历来见仁见智 。北宋苏洵非议荆轲“始速祸焉” 。南宋鲍彪说“轲不足道也” 。朱熹认为“轲匹夫之勇,其事无足言” 。但肯定荆轲的人也很多,第一个是司马迁,《史记·刺客列传》结尾说:“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 。”左思的《咏荆轲》称颂他“虽无壮士节,与世亦殊伦”,“贱者虽自贱,重之若千钧” 。陶潜说他“其人虽已没 , 千载有余情” 。近代龚自珍赞扬他“江湖侠骨” 。评者大都认为 , 荆轲虽不懂得以一人之力难以挽狂澜于既倒的道理 , 也不懂得秦帝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 但他不畏强暴、不怕牺牲 , 在国家多事之秋挺身而出、不避艰险的精神和气概还是值得称道的 。
荆轲刺秦王教案【荆轲刺秦王教案_荆轲刺秦王教案】如果单单只是一刺杀行动来说,这个行动的失败就是策略的失误 。为何?文中也提到过“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 , 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 。’” 如果只想置秦王于死地的话,他在献地图抽出淬毒匕首的一刹那 , 就应该刺向秦王,根本就不出现“左手把其袖”“还柱而走”这样纠结的场面 。荆轲原本的计划是想威胁秦王,可正是这策略的失误让刺杀行动失败 。。。。。个人观点,下面是在教案上帮你找的 。
荆轲刺秦失败的原因
(1)太子丹与荆轲行动前缺乏沟通,甚至存在分歧:
荆卿曰: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用激将法得到樊将军首级作信物 。
(2)双方的关系决定了缺乏足够的信任:
荆轲与太子的关系文本第二段:太子丹恐惧 , 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更准确地说是一种士宾关系 。
出发前荆轲有所待,太子迟之 。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 , 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 , 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
由此看来“士为知己而死”绝非荆轲冒险入秦的主要原因 。当然太子丹对荆轲有知遇之恩,而荆轲是有信守承诺,报效太子的因素的 。但更重要的是荆轲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急于国难、反抗暴秦的襟怀和志向 。
(3)助手无力、自己剑术不高明:
A助手无力: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 。乃令秦武阳为副 。而他“至陛下 , 色变振恐”荆轲被擒 , 他也不敢越秦池半步 。
B、剑术不高:(拓展)
陶渊明诗《咏荆轲》中有“惜哉剑术疏 , 奇功遂不成”的句子,你怎么看待这种观点?
『提示』ⅰ、司马迁《刺客列传》里面对荆轲在进行刺杀活动前是如何描述的:
荆柯本人“好读书击剑”,又经常找当时的闻名剑客论剑 , 史记中记载了二件他主动找人论剑的事:“以术说卫元君”;“与盖聂论剑”,?“以术说卫元君 , 卫元君不用 。”;“与盖聂论剑,盖聂怒而目之,荆轲出 。” 可见 , 荆轲没有杀人的记录;没有和高手过过招;
ⅱ、 文本14--16段:屡刺秦王不中--------剑术并不高明 。
(4)行刺策略失误:(拓展)
清人冯廷樾《荆卿故里》:“一卷舆图计已粗 , 单车竞入虎狼都 。纵然意气倾燕市 , 岂
有功名到酒徒?空向夫人求匕首,谁令竖子把头颅 。南来曾过邯郸道,试问人知剑术无?”沈德潜认为,此诗探究刺案之失 , “不独剑术之疏,直咎行刺之失策,此是正论 。”
文本:荆轲对失败的解释: “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据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之侵地,若曹沫之与齐桓公,
则大喜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 。”
春秋之时鲁将曹沫以匕首劫持齐桓公,将失地尽数收回的故事,到了战国末期已经完全不具备重演的条件 。当时之际,秦一统大业已成定局,退一步说,即使刺杀成功 , 也不会影响历史发展进程 。从这一角度来看,定计失策的说法比较中肯的 。
参考资料:人教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