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东西问 | 张新斌:东西方姓氏文化中都讲“根”,有何异同?

(东西问)张新斌:东西方姓氏文化中都讲“根”,有何异同?
中新社郑州11月13日电 题:东西方姓氏文化中都讲“根”,有何异同?
——专访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张新斌
作者 赵晖 杨大勇
中华&东西问 | 张新斌:东西方姓氏文化中都讲“根”,有何异同?
文章插图

中华姓氏文化以血缘这种特殊形式记录中华民族的形成历程,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代表和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至今仍在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强全球华人归属感和认同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与考古研究所所长、中国先秦史学会副会长张新斌近日接受中新社“东西问”独家专访,就如何解读中华姓氏文化、如何发挥姓氏文化在海内外交流中独特的纽带优势、东西方姓氏文化异同等发表见解。
现将访谈实录摘要如下:
中新社采访人员:作为外界感知中华文化的首要一环,姓氏文化在其中处于何种地位?如何认识中华姓氏文化?
张新斌:中华姓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化的基础,中国人的家族基因就是姓氏。中国早期王朝、族群的演变都与姓氏连在一起。炎帝到黄帝时期,形成了姓氏的主脉源头。后历经夏、商、周三个朝代,姓氏不断繁衍,逐步建立起中国特有的姓氏文化主体架构。
此外,中华姓氏文化是海外华侨华人凝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海外,华人社团包括家乡社团、行业社团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姓氏社团,即所谓乡亲、行亲与宗亲,以此团结凝聚,共同发展。
中华&东西问 | 张新斌:东西方姓氏文化中都讲“根”,有何异同?
文章插图

兰州艺人木板雕刻“百家姓”探姓氏起源。杨娜 摄
研究中华姓氏文化的意义,在于运用好姓氏文化的正能量,梳理出中华文化主要基因,传承历史优秀传统,服务社会经济发展。
中华姓氏文化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从母系社会到父系社会,再到部落联盟,早期的姓氏发展,基本反映了人类发展变化的规律。中华民族是如何形成的?通过姓氏来源可作解读。研究中华民族的发展史,可以通过对姓氏的研究,找到各民族之间交往交流交融的例证。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民族是一个大“联合体”,姓氏是实现联合的纽带。
从文化上讲,姓氏文化体现了认祖归宗和弃恶扬善的重要理念。认祖归宗体现文化的凝聚力,弃恶扬善则包含正确的价值观,蕴含中华民族追求正义、坦荡善良、向心凝聚的优秀基因。在姓氏家谱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家族里的正面人物,后辈代代以此为荣,并凝聚了大量的姓氏后裔;负面人物则被家族唾弃,甚至因此成为某些姓氏消亡的重要原因。这种文化现象表明,中国人骨子里有追求清正的文化理念。姓氏文化讲根求仁,围绕这些优秀基因,个体找到与家族最大的认同,从而融合在一起。中华民族能够由小到大、由分散到集中,彰显的也包括姓氏文化的凝聚力。
姓氏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有很大助益。中国改革开放的第一波浪潮,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海外华侨华人到中国大陆寻根问祖基础上的投资发展。海外华侨华人到东南沿海地区寻根,又到中原腹地寻根,他们带着感情、理念、资金,投资家乡,帮扶祖地,成为改革开放的重要力量,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是中国认识世界的重要窗口。
中新社采访人员:鉴于中华姓氏文化的独特性,在与其他文明交流过程中,应该如何对外解释?东西方姓氏文化的差异表现在哪些方面?
张新斌:中华姓氏文化以中国农耕社会特定历史条件为基础,形成了中华文化特有的文化现象、文化信仰、文化纽带、文化路径,与西方文化有所差别。“姓氏”最大限度地体现了东西方文化差异:东方人注重家族,西方人关注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