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泥|品珍|这种“欧式复古”的信函保密方式,中国两千多年前就有了

没有电子密码 , 没有信息时代的阅后即焚 , 没有指纹面部识别……古人怎么能对“密件”和机要信函进行保密处理呢?
答案是:不仅能 , 且效果一流 。
在通信保密意识上 , “老祖宗”可是不输现代人的 。
封泥|品珍|这种“欧式复古”的信函保密方式,中国两千多年前就有了
本文图片

封泥|品珍|这种“欧式复古”的信函保密方式,中国两千多年前就有了
本文图片

在中国园林博物馆3号临时展厅的“唯以砖石记园林——馆藏汉代文物展览”中 , 有一批数量繁多、形状各异、小而精致的展品——
封泥 。
封泥|品珍|这种“欧式复古”的信函保密方式,中国两千多年前就有了
本文图片

△这整齐的排列和码放 , 简直是强迫症的福音
封泥|品珍|这种“欧式复古”的信函保密方式,中国两千多年前就有了
本文图片

封泥 , 又称泥封 。 泥是软泥 , 封是封缄 。
古人将软泥糊在自己的信笺上 , 在泥团上印下自己的印章 , 再将泥团烘烤至干燥坚硬 , 便制成了封泥 。
因此 , 在各位用印人手法力度不同、泥团大小不同、“DIY理念”不同等因素的影响下 , 封泥的形状各异 , 大多是不规则的圆形 , 少数呈方形 , 且边缘黏连断续 , 有很强的随机性 , 给人以古拙质朴 , 自然率真的美感 。
封泥|品珍|这种“欧式复古”的信函保密方式,中国两千多年前就有了
本文图片

封泥|品珍|这种“欧式复古”的信函保密方式,中国两千多年前就有了
本文图片

近年来风靡手账市场的“火漆印” , 由于传说在十七世纪的西方国家盛行 , 因此常常挂着“欧式复古”的标签 。
实际上 , 用粘土、绵纸、火漆等独特的材料为信函封缄的这种保密形式 , 最早出现在我国西周晚期 , 秦汉时最为流行 。 随着纸张、绢帛替代竹木简书 , 信函封扎的方式也由竹简封、木牍封 , 进化为绵纸封、火漆封 , 封泥便慢慢退出历史舞台 。
封泥|品珍|这种“欧式复古”的信函保密方式,中国两千多年前就有了
本文图片

作为印章的承载者 , 封泥的发展与印章的变化密不可分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 在咸阳宫中建造了一处“章台” , 以供批阅奏章 , 日理万机 。
当时的一本奏章就是一捆竹简 , 天下各郡县的奏章都要汇集到章台 。
秦始皇一方面对印章的名称、使用材料、形制、印纽式样等都作了严格的等级规定 , 如皇帝使用的玉石印章称为“玺” , 官员等人的印章称“印”、“章” 。
一方面要求上奏官员要严格执行公文保密制度 , 将用封泥封好的奏章都送到章台 , 由当值的官吏呈送给秦始皇亲自查验 , 唯有封泥完好 , 且没有被伪造的痕迹 , 才能证明没被“奸萌”私拆偷阅 , 秦始皇才会欣然敲掉泥封壳 , 浏览奏章 。
封泥|品珍|这种“欧式复古”的信函保密方式,中国两千多年前就有了
本文图片

封泥“重出江湖” , 是在千年之后的清朝 。
它的发现经过和甲骨文有些相似 。
起初 , 在各地农事时无意挖掘出的封泥 , 被误认为是铸造印章用的“印范子” , 其价值没有得到认可 。
光绪年间 , 小说家刘鹗在《铁云藏封泥》自序中说道:泥封者,古人封苞苴之泥而加印者也 。
至此 , 人们恍然大悟 , 原来这小小的一枚泥团 , 竟是无名的记录者 , 承载了千年的历史文化精华 。
道光年间 , 著名金石学家、考古学家吴式芬与陈介祺合撰《封泥考略》十卷 , 成为我国最早的封泥研究专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