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佳妮@从阿佳妮的脸,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之美

小伙伴们周末好!又到了时代审美系列,这个系列已经讲了四期了,每次都让叔大动“肝”戈,我们今天要聊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
阿佳妮@从阿佳妮的脸,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之美
文章插图
阿佳妮的脸就是一桩盛大的审美事件...
这四个字从中学起就频繁出现在课本里,令文科生脑壳痛的难记的大师,和他不太好对应的杰作,让那个人类群星闪耀的时刻,听起来是如此遥远且牛逼。
哪怕对西方艺术一知半解的人,都能说出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提香等艺术巨匠,以及《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大卫》、《西斯廷圣母》等传世名作。
在大众心目中,文艺复兴几乎成了西方艺术的代名词,不断被人们推向更高的神坛,比上帝还像上帝。
【 阿佳妮@从阿佳妮的脸,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之美】西方人现在的文化自信,也大多都源于那三百年,是啊,意大利不仅发现了世界,还发现了自己,发现了“人性”。
阿佳妮@从阿佳妮的脸,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之美
文章插图
但氧叔并不想跟别人一起吹什么“巨人的时代”、“美学史上从未经历过的最伟大、进步的变革”...
毕竟要真从美学的历史维度来看,中华美学五千年诞生的艺术臻品更多。(想多了解中华美史的小伙伴,可以看看李泽厚先生的《美的历程》)
今天的时代美学,要做的是也是祛魅,就像文艺复兴时消解了上帝的神圣和魅惑力,氧叔也想给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文艺复兴。
一个时代的美感,可以从这个时代的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提炼与反思出来。
不仅要还原文艺复兴时期真实的时代背景——它并不像世人所想的那样举世无双和生死攸关。
也要还原其真实的人本主义美论——看看它没被滥用之前。
01:人文主义之美
阿佳妮@从阿佳妮的脸,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之美
文章插图
起始于14世纪中叶的文艺复兴,不是突然爆发的,而是在上帝的巨大阴影里苟了很久。
早在9世纪和12世纪就有两次复兴的疯狂试探,但都折腾不出水花,因为那时的西欧物质基础太差,种地的农民连自己都养活不起。
底层民众在天灾人祸之下瑟瑟发抖,寄希望于上帝,但后来上帝也不管用了,黑死病一碗水端平,连神职人员都没能幸免,很多地方教宗基层组织就这么没了。
但是,神逐渐暗淡的同时,人类从未停止过搞事情,农耕技术发展一定程度解放劳动力、十字军东征带动下积极开拓商路,形成资本主义萌芽。
越来越多的人从事手工业、商业和文化、艺术活动。
阿佳妮@从阿佳妮的脸,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之美
文章插图
电影《天国王朝》,背景介于第二次东征和第三次东征之间
他们给尘世带来了新的希望,在旧航路里躺着赚钱的意大利率先富起来了。
加上佛罗伦萨的“无冕之王”——美第奇家族,不断向各行会和商会赞助建筑,试图将其商人的身份合法化,不仅获得了经济、政治上的话语权和社会认同,也用金钱砌出艺术巅峰。
阿佳妮@从阿佳妮的脸,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之美
文章插图
文艺复兴的天使投资人
具体想让艺术表达啥也是有说法的,一个阶层能否成为一股独立的力量,其判断标志为“是否具备独有的思想武器”。
文艺复兴这场思想大解放的核心武器就是人文主义。
让上帝低下头、让人抬起头。
放弃来世幸福,回到世俗人生。
让人们的价值取向从自我贬低、服从权威和崇拜圣迹,转向个人主义、质疑精神。
阿佳妮@从阿佳妮的脸,看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