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历史?

读史@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历史?
文章插图

来源 | 《人民论坛》杂志人民论坛网(rmltwz)
转载请注明来源
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

读史@今天,我们应该如何学习历史?
文章插图


历史典籍有很多类别,如哲学、文化、经济、社会、医学、政治等,读者可结合自身兴趣,或者工作需要,选择某一类或方面的史书进行针对性的阅读。当然,即使选择某一方面的史书,其实也是数量繁多。这就需要我们在这一类史书中选择经典进行阅读,以点带面,最大限度地了解某一方面的历史史实与经验教训。同时,带着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和阅读那些经过历史检验、闪耀思想光芒的经典,不仅可以有效掌握历史知识,也能以史为鉴,进而增长才干与智慧。
史学经典一般都是作者经过多年深思熟虑、反复修改而成书,且经过了历史的检验和洗涤,具有广泛影响力。比如读者要想了解上古夏商周三代的历史,那么最早的官方档案史籍《尚书》便是很好的选择。再如,想比较系统地了解汉代以前的历史,可以选择读《史记》。《史记》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在史学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又如,想要了解更多古代治国理政的思想智慧,可以阅读《资治通鉴》,等等。通过针对性阅读,可以在有限的时间里,集中精力从史书中寻找答案、提取有用的信息。否则,漫无边际的泛读,尽管可以做到博览群书,但是所掌握到的信息往往支零破碎、浮泛不精。

我们对于以往历史的了解主要是基于史书,而古今中外的史书,实际上都是作者思想的展现,深受作者史学素养、价值观的影响,更有那个时代思想观念的烙印,如此便容易形成参差不齐的史学著述,有的甚至还会故意歪曲掩盖历史真相。所以,我们对待史书不能一味地迷信,而是要提高鉴别能力,拥有独立思考与判断能力,如此才不会导致“尽信书,不如无书”。为了更加深入而全面地了解史书所表达的内容而获得真知,我们可以借鉴孟子“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等顺逆相结合之法。
所谓“知人论世”,就是说要想了解一本书的内容与思想,一定要考察、了解作者本人的所处时代、人生经历与心理历程等等,只有这样才能更加客观、真实的了解作者创作这部书或作品的用意及价值观所在。比如宋祁、欧阳修等人基于宋代国家治理、重建新文化体系的需要而撰写《新唐书》,该书在编纂旨趣、历史叙事、价值观等方面,与五代时期刘昫等人撰写的《旧唐书》有巨大的差异。通过“知人论世”之法,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同样是描写唐代历史的史书,差异为何如此之大。可以说,“知人论世”之法是读史必不可少的一步,也是第一步,不可不察。
另外,当我们顺着一部史书一直读下去,自然可以了解很多史实,但有的时候,我们又很容易被作者基于历史叙事所建构的历史观、历史框架及历史图景所束缚,以为当时的历史就是这样。实际上,真实的历史是流动的、动态的,永远不可能恢复,历史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史学家的历史。所以,需要我们通过“以意逆志”的方法来反观作者之意与历史叙事,从而形成与史书作者的“对话”。也就是说,每看完一部分历史史实,我们都要跳出字词、章句的束缚,从自身的感悟、知识的储备以及思想观念出发,深入洞察、思考史书创作的意图、历史史实及价值判断等,从而形成对历史更为客观的认知与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