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凭箜篌引@李贺一首古诗, 被诗人公认为千古绝对, 两百年后才有人对出

李凭箜篌引@李贺一首古诗, 被诗人公认为千古绝对, 两百年后才有人对出
文章插图

在盛唐唐玄宗年间,有一个叫做李白的诗人,因为三首描写杨玉环的《清平乐》,当从梨园首领李龟年口中唱出来的时候,李白就此名动长安。而后在中唐唐宪宗年间,有一位叫做李凭的宫廷乐师,因为善弹箜篌,受欢迎的程度达到了 “天子一日一回见,王侯将相立马迎”,而后诗人李贺为神技所吸引,就此写下了想象力冲出天际的《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 李凭箜篌引@李贺一首古诗, 被诗人公认为千古绝对, 两百年后才有人对出】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李凭箜篌引@李贺一首古诗, 被诗人公认为千古绝对, 两百年后才有人对出
文章插图

李凭箜篌引@李贺一首古诗, 被诗人公认为千古绝对, 两百年后才有人对出
文章插图

他写诗已经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经常在骑着毛驴散步的时候,背着锦囊在身,当有灵感来袭,立即抄录下来放到身后锦囊中,以至于他的母亲说道:写诗如此用神,怕不会短命而逝?就此一语成鉴,在27岁的黄金年华,李贺就早早的离开尘世了。而未曾体验过衰老的李贺,偏偏对一些死亡,衰老的意象兴趣盎然,少了李白那一份飘渺的仙气,李贺的诗中多了一份犹豫的鬼气。
李凭箜篌引@李贺一首古诗, 被诗人公认为千古绝对, 两百年后才有人对出
文章插图

?如“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尤其是这一句“天若有情天亦老”,当此对一出,后市无数文人雅士妄图对出下联,可惜从没有人成功,于是这句神来之笔也就此被称为“奇绝无对”了。直到两百年后的宋朝年间,当时的文人在茶楼说起了这句古诗,而才子石延年在沉思之后,突然开口说了一句“月如无恨月长圆”。包括司马光在内的多数文人对此至为佩服,认为此对可算是迎来了一场了结,而石延年也就此被称为李贺的劲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