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谢堂前燕@晚唐韦庄和中唐刘禹锡两首咏燕诗,题材相似,却有如此不同

前言
前几天看到一个网友的问题,问《燕来》这首诗如何赏析。这首诗的作者是晚唐的韦庄,《燕来》诗云:
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 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
燕子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说起写燕子的诗歌,最有名的可能就是刘禹锡的《乌衣巷》了。
韦庄的《燕来》诗,和刘禹锡的《乌衣巷》同是写燕子,而且非常相似,但是其中也有不同。
王谢堂前燕@晚唐韦庄和中唐刘禹锡两首咏燕诗,题材相似,却有如此不同
文章插图

一、《燕来》诗中的特殊含义
《燕来》这首诗字面上的解读,比较简单,当然也非常容易理解。
去岁辞巢别近邻,今来空讶草堂新。前两句说,燕子在去年辞别左邻右舍,离开了自己的巢穴。但是今年回来后,却很惊讶,曾经寄居的草堂竟然焕然一新。
花开对语应相问,不是村中旧主人。春花依旧开放,大家见面后相互问询,发现今天这所堂屋的主人已经换了。
从表面来看,这里面有今昔对比,物是人非之感,包括景物的变化:草堂新;还有人事的变化:不是村中旧主人。
这首诗其实还有更深一层的寄托。我们不妨先和乌衣巷作一下对比。
王谢堂前燕@晚唐韦庄和中唐刘禹锡两首咏燕诗,题材相似,却有如此不同
文章插图

二、乌衣巷的今古之叹
相对来说,中唐诗人刘禹锡的《乌衣巷》就著名多了,同样也是写燕子。这两首诗有点相似,可以看出,韦庄的《燕来》是《乌衣巷》的一种化用。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两首诗有区别的是,刘禹锡提到了“王谢”堂前燕,一下子回到了六朝时期,便有古今之叹。
王谢堂前燕@晚唐韦庄和中唐刘禹锡两首咏燕诗,题材相似,却有如此不同
文章插图

同时,王谢是东晋南北朝时期的贵族阶级,和寻常百姓相比,又有了盛衰的变化。
而韦庄的诗中,去年是一个草堂,今年焕然一新,没有王谢堂的变化那么大。时间上也短一些。去年的燕子今年归来,但是原先的主人已经不在了,草堂也整修了。
这两者的主要区别,一个是古今之变,一个是去年与今年的变化;韦庄的诗,更加贴近于现实。
王谢堂前燕@晚唐韦庄和中唐刘禹锡两首咏燕诗,题材相似,却有如此不同
文章插图

三、 城头变幻大王旗,不是村中旧主人
鲁迅曾经有诗流传很广: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其中颔联的对句常常被引用:城头变幻大王旗。细细想来,这七个字,其实就是韦庄《燕来》诗的含义。
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是晚唐五代十国时期的人。韦庄所处的时代,经历了朱温以梁代唐的大事件。
王谢堂前燕@晚唐韦庄和中唐刘禹锡两首咏燕诗,题材相似,却有如此不同
文章插图

作为历史上最辉煌的一个朝代,大唐王朝经过了289年的风风雨雨,终于等来了掘墓人:黄巢。
出身盐商之家的黄巢,并没有朱元璋、刘邦那样的雄才伟略,但是足以做出李自成、安禄山的惊天动地之事。他们都攻陷吏帝国的国都,都加速了帝国的败亡。
黄巢起义的失败,很大原因是手下大将朱温的叛变。朱温降唐以后,深受唐朝廷的倚重,渐渐掌握了唐朝的大权。
天祐元年(904年),蓄谋已久的朱温把唐昭宗杀死,立昭宗儿子李柷为帝,即唐哀帝。天祐四年(907年),觊觎帝位的朱温代唐称帝,建国号梁。中国历史进入了五代十国时期。
乾化二年(912年),仅仅5年以后,朱温因继立问题被亲子朱友珪弑杀。11年后,公元923年,后梁在亡于宿敌李存勖之手,后唐代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