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盲文图书编辑李婧:跨越视力障碍,帮助盲人“推开世界的大门”( 三 )


出版社&盲文图书编辑李婧:跨越视力障碍,帮助盲人“推开世界的大门”
文章插图
盲人通过摸读点显器上的盲文校对书稿。图/新京报采访人员 李木易
明眼人的桌子上,电脑、原书稿、字典是标配;盲人的桌子上,键盘、点显器是标配。转录好的盲文电子版在电脑上显示出来。“点显器就是一个外部装置,连接在电脑主机上,通过我们技术部门开发的一个编辑软件,可以实现同步显示盲文。”盲人校对王黎黎解释。
在校对时,明眼人读书稿上的文字,同时,盲人摸校点显器上显示的盲文。或者,盲人摸读点显器上的盲文,明眼人则校对书稿文字。
盲人摸读速度够快吗?会不会拉低整体的校对效率?在校对室里,采访人员看到,每一位盲人的语速与明眼人读书的速度不相上下,点显器上出现一行盲文,盲人的右手食指摸过,基本上同时就会读出声来。
由于长时间摸读点显器,王黎黎两只手的食指略显扁平,“我们摸读速度其实挺快的,但现在是在校对,更注重质量,每一个字都要精准校对。而且我跟她(指搭档)已经合作五六年,基本上也磨合出来了。”
“这样的设置,一方面是提高校对的准确率,毕竟盲文图书最终是要给盲人看的。另一方面,两人轮流来,也不会太累。一本图书盲文校对三个校次下来,这也意味着,日常图书出版的‘三’校在这里变成了‘六’校。”李婧说。
“三组校对完成了,还有一位盲人要通读(盲文图书),再有一位盲人进行质检。”李婧说,仅盲文图书的编校环节,就有五位盲人的参与,“至于后面的盲文印制,还会有盲人参与。”
明盲合作,这样的校对传统自中国盲文出版社1953年成立起就开始了。几十年前,盲人校对时摸读的都是触摸铝板。“那个时候,如果盲文有差错,就要用一截木头击打,一个点一个点地击打盲文,手工改版。”
让盲人“看”到更广阔的世界
从最初的盲文教材到各类书籍,从中小学校课外读物到最新的文学著作,从仅有的盲文读物到有声读物、大字读物、无障碍影视等,中国盲文出版社为盲人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越来越丰富。
李婧告诉采访人员,为了让更多的盲人享受优质阅读资源,社里的盲文图书馆还为全国盲人提供了免费盲文图书借阅服务,“盲人只要打电话至图书馆,说想借哪本盲文书,我们就可以联系邮局免费邮寄。”
“我们也在探索更多的方式,出版更多类型的图书。像这套《二十四节气》就是我们自己的原创绘本,采用的是大字·盲文对照形式。”李婧颇有几分骄傲地说道,疫情期间,中国盲文出版社还与科学普及出版社合作出版了写给盲童的防疫知识绘本《科学开开门:给小朋友们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护绘本》。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四条规定,以阅读障碍者能够感知的无障碍方式向其提供已经发表的作品,可以不经过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
这意味着,只要是市场上出版的书籍,都可以用来制作盲文图书。
译录盲文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大工程。李婧心底也有个“小”心愿,“如果有出版社能跟我们合作就好了,把电子版给我们,我们可以直接转成盲文,效率就会提高很多,可以及时高效满足盲人更多的精神文化需求”。
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批准《关于为盲人、视力障碍者或其他印刷品阅读障碍者获得已出版作品提供便利的马拉喀什条约》的决定。这意味全世界的视障人士和阅读障碍者可以获取更多精神文化作品。
我国批准加入《马拉喀什条约》并努力将条约中的内容、内涵和精神惠及更多的视障人士和阅读障碍者,这是李婧们期待已久的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