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读书 | 文学通史应该以何种方式进行布局和撰写?( 二 )


诗歌@读书 | 文学通史应该以何种方式进行布局和撰写?
文章插图

在具体论述方面,本书也有三个方面的突出优点:一是点面结合。除了上文提到的代表性作者与广大写作者群体的兼顾与结合之外,本书在论述过程中,作者与作品的个案介绍,跟文学史演进的整体脉络梳理之间,也结合得特别好。这种点面结合的写作方式,让读者从中能够“既见大树、又见森林”。二是大历史与历史细节结合。很多通史性著作,在历史演进逻辑的宏大叙事方面往往完成得比较出色,但整本书里却少有聚焦和细节,往往让人淹没在历史长河的巨流当中,不得要领。《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过人之处,就在于对内容的详略处理、大小结合上,做得特别到位。比如在第一编《基础》中的第四章《十三经》当中,作者既对“十三经”的确立过程和重大影响,作了提纲挈领式的高度概括,同时又用不小的篇幅,对“十三经”当中的《易经》《尚书》等著作的成书过程和内容要点,进行比较细致的梳理与论述。全书当中大历史与小细节充分结合的内容处理方式,让读者对于本书的阅读,始终充满美妙的张力。三是学术问题意识与大众普及表达结合。全书每一分编、每一章、每一小节的命名与切入方式,都体现出浓厚的学术问题意识,然而这种高度的学术自觉,并不意味着作者就要“板起面孔来说话”“拒读者于千里之外”。相反,《哥伦比亚中国文学史》的研究写作,秉承了美国的史学研究注重叙事、注重跟大众之间的对话的优秀学术传统,整本书的写作几乎很少涉及空洞乏味的理论和佶屈聱牙的表达,而始终是以深邃、流畅而诗意的文字,尽力做到表达的清晰性、普及性与可读性。这样的特点,使得本书不只适用于中国文学史的研究者和学习者,对于广大相关爱好者来说,阅读本书,也会带来上佳的愉悦体验。
诗歌@读书 | 文学通史应该以何种方式进行布局和撰写?
文章插图

正如前文所述,从诗歌、散文、小说的分编主题,到每一编当中对于这些文体的进一步细分,作者充分遵循“形式即内容”的思想统领,以文体的孕育、发展与演化为线索,讲述中国文学思想、文学观念以及文学创作背后的政治思想与社会文化环境的演进与变迁。文体的孕育、发展与演化,从来都是跟相应时代的政治思想与社会文化环境的演进与变迁,呈现出紧密相关与互动的共生关系。以诗歌为例,盛唐诗歌里那些浪漫、开放、宏大的文学意象,跟当时唐朝综合国力蒸蒸日上、对外交流日益频繁、国民自豪感与自信心越发彰显的时代背景完全对应;宋代“词”这种诗歌体裁的兴起,跟当时城市商业文化的高度发达带来的流行音乐盛行,也是直接相关;而元代散曲里那种大众化、俚俗化的表达取向,也直接源自当时知识分子的政治社会地位低下、跟平民百姓打成一片的真实状态。本书以文体为核心问题意识,在文学社会学的视角牵引下,详细探讨文学与政治、文学与社会生活、文学与文学风潮之间紧密互动关系的做法,实在让人印象深刻。另外,阅读这部八卷本巨著,时时有一种在阅读大型文献综述的感觉——从整体架构到可以独立成篇的每一章单篇论文,几乎都是以文献综述的形式来呈现。所有的文学人物、文学作品与文学思想风潮,都被作为文学史演进中的相关文献与素材资料,以历史脉络梳理的线索统领在一篇篇论文和整套书当中。这种“学术即学术史、研究即综述”的研究写作理念,也非常值得玩味。
诗歌@读书 | 文学通史应该以何种方式进行布局和撰写?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