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京华物语丨谁的“紫禁城”?从皇帝的旧宫殿到人民的博物馆( 二 )
本文图片
故宫文化经历了皇宫、故宫、故宫博物院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 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 , 分别呈现着三种不同的文化形态 。 三种不同的文化形态的演变过程及其相互之间的复杂关系 , 就是故宫文化的博物馆化过程 , 亦即故宫文化、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过程 。
第一阶段 , 皇宫时期的皇权帝制文化形态 。 主要特征是在继承以往皇权文化的基础上 , 进一步使这种居于统治地位的传统文化形态更加完备 , 更加严密 , 更加成熟 。
第二阶段 , 故宫时期 , 故宫文化博物馆化的起步阶段 。 辛亥革命终结了中国数千年帝制 , 紫禁城的皇宫功能不复存在 。 皇宫成为故宫 。 故宫的后半部分虽仍为清逊帝所据 , 而由中华民国内务部所辖的前半部分 , 很快转变为古物陈列所 , 正式对社会公众开放 , 并在故宫内部新建宝蕴楼 , 作为专门存放文物的库房 , 由此迈开了故宫文化博物馆化的第一步 。
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事业 , 作为文化教育机构 , 当时的主管部门是教育部 。 鲁迅任职的教育部社会教育司是具体的分管办事部门 。 作为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的鲁迅 , 是筹建国家历史博物馆的具体实践者 。 筹备处和馆址 , 先选国子监 , 后移故宫端门、午门 。 鲁迅多次到故宫考察将午门、端门城楼作为历史博物馆事宜 。 1920年 , 历史博物馆正式成立 。 此一事件 , 对于故宫文化的博物馆化来说 , 其意义比古物陈列所更为重大 。 这个时期 , 与宫廷文化、皇室资产连在一起的社稷坛、北海、颐和园改为公园而没有改作更为专业的博物馆 , 一方面可看作是故宫文化博物馆化(公共性)的组成部分 , 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在故宫文化博物馆化进程中博物馆理念的缺位 。
本文图片
故宫博物院午门旧照 。
第三阶段 , 故宫博物院时期 , 故宫文化全面博物馆化时期 。 这一阶段从清逊帝出宫 , 故宫博物院成立、开放开始 。 1925年10月10日 , 故宫博物院的匾牌悬挂在神武门上 , 标志着故宫文化真正的博物馆化、全面的博物馆化开始了 。
故宫文化的博物馆化虽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文化流变过程 , 但是 , 一个基本的事实是:紫禁城作为帝制统治核心功能的终结 , 是民主革命的结果;皇帝的旧宫殿转型为人民的博物馆 , 是民国时代的文化革新与文化建设的结果 。 在紫禁城这样一个不曾改动的空间中 , 随着时间的流动 , 演绎着和累积着皇朝与民国、君主与民主、集权与公权的对峙与交替 。 文化资源所有权、使用权、功能与服务对象的根本性转变 , 意味着由皇权帝制起决定作用的文化垄断形态向为人民服务的文化民主形态的文化转型基本完成 。 文化民主的实现绝不等于民主文化的实现 。
在故宫文化体系中 ,
“君主”与“民主”的关系如何?
由皇宫转型为故宫博物院 , 由皇权君主文化形态转型为为人民服务的文化民主形态 , 仅仅是文化转型的第一步 。
由权力、财富、地位创造和主宰的皇权文化形态 , 在博物馆公共文化形态中 , 仍然以“文物”的形象被保存 , 并直接面向公众 。 皇权的文化形态、帝制的文化形态不仅仅贯穿在紫禁城五百年的帝制历史中 , 至少贯穿在从秦帝国就已经开始的两千多年的历史中 。 而明清两代的帝制阶段 , 由于皇权帝制文化形态更加完备和成熟 , 呈现形态也更加清晰 , 更加突出 , 更加张扬 。 我们现在看到的紫禁城的辉煌和壮美 , 来自皇帝的权力和权力支配下的财富 。 现在供公众观看的故宫的空间(包括依然置身其间的皇宫时代的用品、装饰品 , 现在被称为清宫旧藏的藏品、展品) , 承载着、弥漫着、彰显着的就是典型的、严密严酷的皇权和帝制的文化形态 。 置身于这样的文化形态空间里的人们 , 极有可能有意无意地继续被有形无形的、以权力与财富为核心的帝制皇权文化所绑架 。
- 北斗望京华#嵌句·七言绝句(十首)粉妆涤尽随秋水,荒冢虫鸣雨打沙
- 石渠宝笈!京华物语丨绝版多年故宫经典“参考书”中的国宝都有啥?
- 国宝|京华物语丨绝版多年故宫经典“参考书”中的国宝都有啥?
- 安华#宠文她是皇宫百年唯一小公主,被皇帝宠在心尖,从紫禁城横着走!
- 吕祖谦|江南物语|吕祖谦与朱熹的交游
- 故宫日历|你了解紫禁城瑞兽吗?故宫日历这个H5带你解锁新知识!
- 紫禁城|历史题材纪录片《紫禁城》的初心与使命
- |“贝壳物语——珍稀海洋贝类展”在贵州省地质博物馆5号展厅开展
- 明招山|江南物语|探寻南宋文化重镇明招山
- 京华倦客#宋代才子周邦彦的一首长词,是为名妓李师师而写,却广受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