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佐·皮亚诺|皮亚诺中国首作,耗时八年,把“苹果核”变为诗意园区!( 四 )


有人会答结构 , 有人会答材料
而皮亚诺认为 , 是光 。
所以他在设计梅尼尔博物馆时 , 十分注重从顶部流泻下来的自然光 。
伦佐·皮亚诺|皮亚诺中国首作,耗时八年,把“苹果核”变为诗意园区!
本文图片

△图片来源:archcollege.com
这栋建筑中 , 他将曲面预制混凝土反光板吊挂在钢结构上 , 即我们刚才说的“叶片” , 自然光透过这些“叶片”将从北面而来的自然光源神奇地漫射于展厅中 , 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氛围 。
伦佐·皮亚诺|皮亚诺中国首作,耗时八年,把“苹果核”变为诗意园区!
本文图片

△图片来源:archcollege.com
“叶片”秩序化排列和组合彰显了清晰的结构与科技的美感 。
这种“叶片”就是他非常喜爱的拼组件之一 。
皮亚诺热衷于“拼组件”的使用 , 他们往往形式感突出 , 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刺激 。
伦佐·皮亚诺|皮亚诺中国首作,耗时八年,把“苹果核”变为诗意园区!
本文图片

△高等艺术博物馆扩建 , 亚特兰大
图片来源:archcollege.com
而且“拼组件”也常赋予了某种功能的意义 , 比如梅尼尔博物馆中 , “叶片”让室内空间弥漫着均匀的漫射光;芝贝欧文化中心一个个矗立的“盒子”提供了自然的通风环境 , 打造了舒适的室内环境 。
伦佐·皮亚诺|皮亚诺中国首作,耗时八年,把“苹果核”变为诗意园区!
本文图片

△图片来源:archcollege.com
技术上来讲 , 拼组件的使用能够极大提高建造的进程和效率 。 美学上来讲 , 通过拼组件的调整和增添也能迅速修改建筑的外形和气质 。 这完全满足了皮亚诺对秩序化和高效率的追求 。
皮亚诺曾说:“我是工匠的儿子 , 所以开始做建筑时也像造房子一样一件一件地添上去 。 建筑不仅是将东西布置在一起 , 它关乎幻象、记忆和质感 。 ”
诚然 , 我们不仅在建筑中看到了皮亚诺的幻象 , 记忆和质感 , 也看到了秩序 , 精致和美感 。
伦佐·皮亚诺|皮亚诺中国首作,耗时八年,把“苹果核”变为诗意园区!
本文图片

△Stavros Niarchos 文化中心 , 雅典
图片来源:ADCNews
皮亚诺虽然注重用技术解决问题 , 但他并非是盲目的“炫技派” 。 那些盲目崇拜技术的人 , 常常不管建筑位置 , 场所和文脉 , 运用大量高技术材料和结构工艺 , 其形式也常常与环境冲突 。
伦佐·皮亚诺|皮亚诺中国首作,耗时八年,把“苹果核”变为诗意园区!
本文图片

△加利福尼亚科学院 , 旧金山
图片来源:ADCNews
而皮亚诺则更多考虑了历史 , 文化 , 自然以及规划的因素 , 回溯当地的历史文脉与场所特性 , 进而探索新技术、新材料的潜力 。
我想这两者之间是有巨大区别的 。
“理性不会唱歌 , 直觉才会”
皮亚诺说:“理性不会歌唱 , 直觉才会 。 ”
他认为 , 好的想法都不来源于理性 , 它们来自于知觉 。
他很形象的将建筑设计过程中的理性思维比喻为面包 , 直觉思维比喻为果酱 , 两者都不能过多或过少 , 在追寻好奇心的路上 , 理性和知觉都需要 。
我们看到他在建筑中清晰和理性的表达方式——对技艺的驾轻就熟 , 对材料的独到把握 , 对秩序化的追求 。
伦佐·皮亚诺|皮亚诺中国首作,耗时八年,把“苹果核”变为诗意园区!
本文图片

△日本大阪关西国际机场
图片来源:archcollege.com
也看到了他在每一次尝试的灵活性 , 开放性以及多变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