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可染!神遇而迹化:李可染巅峰期山水佳作《红叶吟风处》丨崇正2021秋拍

李可染!神遇而迹化:李可染巅峰期山水佳作《红叶吟风处》丨崇正2021秋拍
文章插图

李可染
1979年至1989年,是李可染先生生命中生活最为平静,环境也最为宽松的十年,也是他水墨艺术的巅峰十年。此时,虽已是多病之躯,但勃发的创造力让他这个“时间的穷人”(李可染语)像精力旺盛的年轻人那样,进入井喷的艺术创作期,创造了中国水墨艺术的新辉煌。
一向谦逊的可染先生曾说:“余童年弄墨,迄今六十余载,朝研夕磨,未离笔砚。晚岁信手涂抹,竟能苍劲腴润,腕底生辉,笔不着纸,力似千钧。此中底细,非长于实践独具慧眼者不能知也。”在一生经历过诸如“批黑画”等等运动之后,从未停止艺术探索的可染先生艺术也走上了真正的自由之境,返璞归真后,他对“墨”尤为痴迷,或者可以说,“墨天”代表着李可染先生心中艺术的最高境界和他崇高的个人理想。
本次秋拍李可染先生作品中,有三件作于晚年的精品,分别是作于1979年的牧童与牛、1981年的钟馗和1984年的山水,三个题材都极具代表性:可染先生早年因人物画而闻名,但其终身最高成就公认为是山水,而“师牛堂”之“牧童与牛”同样堪称招牌。这三件作品都具有一个共同的特质,即“墨”的表现极为丰富,所谓“元气淋漓障犹湿”是也,“色彩”单纯而洗练,用笔表现出金石的拙趣,实乃水墨画用笔用墨之极高境界。
《红叶吟风处》:巅峰期山水佳作
著名艺术评论家王鲁湘先生在评可染晚年山水时,曾说他是“越画越洗练,越画山体越高大,越画造型越单纯。到了这个境界,白纸对青天,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你说他画的是山?是石?还是几块清清苍苍的古玉?笔老而秀,墨苍而润。焦墨飞白,似不经意中留出山岩幽光,浓墨飞溅,粗服乱头中率意潇洒,重墨如盘,严谨造型中收拾整体,淡墨如玉,空灵透明中层次无穷,轻墨似烟,清光无滓中韵味隽永。水墨山水画至此,豪华落尽,墨韵无穷。”观照作于1984年的此件《红叶吟风处》,信然!
李可染!神遇而迹化:李可染巅峰期山水佳作《红叶吟风处》丨崇正2021秋拍
文章插图

广东崇正2021秋拍拍品
李可染 红叶吟风处
设色纸本 立轴
1984年作
68×45cm
题识:红叶吟风处,清溪欲暮时。夕阳光景好,莫怪客归迟。一九八四年岁次甲子,可染于师牛堂。
钤印:李、可染、师牛堂、七十始知己无知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李可染先生曾说,再画好些就用“墨天阁”,可见“墨天”代表着李可染先生心中艺术的最高境界和他崇高的个人理想。
李可染!神遇而迹化:李可染巅峰期山水佳作《红叶吟风处》丨崇正2021秋拍
文章插图

《红叶吟风处》局部图一
李可染!神遇而迹化:李可染巅峰期山水佳作《红叶吟风处》丨崇正2021秋拍
文章插图

《红叶吟风处》局部图二
此件《红叶吟风处》,透光处的赭色是夕阳在山间树梢留下的咏叹和写下的诗篇,浓淡深浅各异的墨才是画作的魂魄:溪涧石头上的焦墨飞白营造水流不息的动感,重墨、淡墨、轻墨又各自营造它们的深邃空灵、如玉如烟,他又运用篆籀的用笔来达到一种沉郁的苍润,从而构成此件作品丰富的层次,似乎这美的光景又是瞬息万变的,予人无限的遐想,所谓“信手涂抹,竟能苍劲腴润,腕底生辉,笔不着纸,力似千钧。”溪涧石拱桥上流连于夕阳光景中的三五行人中,也有可染先生自己吧?“夕阳光景好,莫怪客归迟”,好一句言简意赅的诗意点题!
李可染!神遇而迹化:李可染巅峰期山水佳作《红叶吟风处》丨崇正2021秋拍
文章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