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运工|不做大自然的搬运工
经过秋雨的洗礼 , 树叶更黄了 , 田野的黄也更宽广更亮眼了 。 我们走出教学楼 , 开展学生期待已久的室外美术课程 。 学校围墙外的美景让原本嘈杂的学生队伍安静下来 , 大家的眼睛都被秋天的景色迷住了 。 大片的田野、错落的房屋、蜿蜒的小路、觅食的白鹭……在欣赏过程中 , 竟有学生自顾自地发出感叹:“这田野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漂亮了!”
直观地欣赏过后 , 我开始向学生提问——
“眼前的景色美在哪里?”我问 。 学生回答:“颜色美”“不看颜色只看线条也很美”“弯弯的小路和方正的房子有对比”“田野中丰富的景色与大片的天空结合在一起也很美” 。 我告诉学生 , 每个人的欣赏角度不一样 , 那么看到的美也就不一样 。
我接着提问:“如果给你一个相机 , 你会选择多大的取景框 , 拍下怎样的画面来表现秋天?”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 , 我让学生把两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张开 , 构成一个长方形的取景框去尝试不同距离和大小的画面 , 有远景、中景、近景 。 很快 , 学生就有了发现:“老师 , 不一定要把所有的景色都拍下来才是秋天 , 我只拍白鹭在田野低头觅食的身影也是秋天 。 ”有学生骄傲地说:“我拍的是一个老人在田野里挖水渠 。 ”还有学生说:“我觉得大片的黄色和蓝色就很好看 , 给了我巨大的色彩冲击感 。 ”
第三个问题是:“如果你想把刚才拍下来的秋天画下来 , 哪些东西可以不用画上去?”学生思考了一会儿 , 陆陆续续开始回答:“我觉得电线杆可以不用画”“房屋前停的小汽车不用画”“路边的垃圾也不要画”……这个问题是让学生明白 , 感受美之后是选择性地表现美、创造美 , 而不只是做大自然的搬运工 。
问完这几个问题后 , 学生已经清楚地知道如何把自己看见的、捕捉到的自然美用工具转化 , 进而“创造美” 。 于是 , 我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自由的位置与使用工具的权利 , 让他们自己完成秋景色彩写生 。 这时 , 有个学生在教学楼教室窗户边上大喊:“你们快上来 , 这里能看得更远 , 比围墙那里更好看!”一些四处“流浪”的学生马上跑去争抢位置 , 但有些学生仍然不慌不忙 。
【搬运工|不做大自然的搬运工】“我觉得一棵野草也很美 , 一片落叶也很美 , 一朵云也很美 , 把窗户的位置让给其他人吧 。 ”一个学生淡淡地说道 。 学生的想法让我有点惊喜 , 因为美育本来就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过程 , 所以我并不期望他们立刻就能懂得如何感受美 , 只想让他们在接触和感受大自然的过程中培养探索能力和观察能力 , 然后慢慢学会用这些能力进行创造 。 我的规划是每周带学生去探索乡村与大自然 , 主题可以由学生决定 , 以体验过程的方式进行美育养成 。
在学生作画的过程中 , 我发现有的学生规规矩矩地用画笔涂色 , 有的学生直接用手作画 , 有的画作颜料用得很厚 , 有的则像水彩一样淡淡的 , 各种方法画出来的效果截然不同 。 我问学生用手作画的原因 , 她说:“我用画笔涂出来的颜色不好看 , 所以我干脆用手画了 。 ”如何作画与学生的习惯和美术素养有关 , 但是没有优劣之分 , 只有合适或不合适 , 重要的是他们有没有把自己想要的美表现出来 , 以及他们作画的过程开不开心 。
在观察学生的过程中 , 我发现了一幅让我惊喜的作品 , 作者是班里一个比较调皮的学生 , 他只用了三种颜色 , 最简单的画面却最让人印象深刻 。 他在无意之中画出了艺术作品的抽象风格 , 用一种宏观的视角观察并创造出一幅与众不同的作品 。 我十分欣喜地问他 , 他却不知所措地挠挠头说:“我不会画那些树、房子 , 我只会涂颜色 , 所以我就只涂了我看到的颜色 。 ”我告诉他这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 以后可以多做一些不同的尝试 。 至于他的画法 , 我没有过分夸赞——因为这只是他现阶段创造力的表现 , 以后还应学会更多的创造手法 , 然后选择一种或多种自己喜欢也适合自己的风格 。
- |与同事关系再好,这3种事不能帮到底,保护自己,不做吃亏事
- 招聘|双北组合再次并肩,老搭档让人泪目,北枫说出不做职业选手的原因
- 宝玉&司棋尚且知道拉着宝玉求情,迎春为何只会哭?不做任何尝试?
- 修养$一个人最顶级的修养:事不做绝
- 千亿宝藏@新宁:“七彩宝石花”入驻满师傅大自然艺术博物馆
- 瓦尔登湖#梭罗崇尚大自然,伟大作品《瓦尔登湖》中十句格言,暗含人生真谛
- 黛玉!袭人,为什么敢说林黛玉不做针线活呢?
- 贾宝玉!林黛玉去世后,宝玉为何不做和尚,反娶了宝钗?答案藏在第58回
- 原生态$挪威绘画艺术简史:著名油画家笔下的风景,灵感来自原生态大自然
- 微微一笑$一个见过世面的人,不做3种事,不说3种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