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铁!英国电影导演柯文思:看见中国故事中“感性的那一面”( 二 )

高铁!英国电影导演柯文思:看见中国故事中“感性的那一面”
文章插图
要让叙事更有情感
讲述中国故事,中国人和外国人的视角有怎样的不同?
在柯文思看来,中国本土也有许多拍摄和讲述中国故事的人,他们的作品在他看来“也很棒”。虽然不懂中文,他也会经常看中国电影,通过那些镜头语言感知和认识中国。
但他感觉,有时候一些电影在拍摄时可能忽略了中国故事中“感性的那一面”。他举了一个关于高铁的例子:如果要拍摄一部影片讲述中国一条新建的高铁,会是一个很好的故事,因为中国的基建在世界享有盛誉。但这条高铁比其他国家的高铁开得更快、走得更远、让乘客更舒适,不该是影片的重点。“如果是我,我会记录那位高铁驾驶员。”柯文思说,如果把一个普通人成为高铁驾驶员后生活的变化作为影片的焦点,这部片子就更有情感。“让中国故事更有情感、更感性,在我看来,这是中国故事记录者和讲述者能够提升的部分,这样更能打动西方国家的普通人们。”
柯文思认为,某种意义上,中国故事的海外受众是西方国家的平民百姓,而不是拥有智囊团的精英政客。因此,相对于展现中国“更快、更高、更强”的形象,更应该讲述那些实现中国发展的普通人,他们是中国发展的力量。
高铁!英国电影导演柯文思:看见中国故事中“感性的那一面”
文章插图
在柯文思看来,拍摄有关中国的影片,一大挑战可能在于中国人比较害羞内向,不太愿意讲述太多自己的故事。因此,最大的挑战就在于如何和拍摄对象搭起情感沟通的桥梁。“不过,一旦你能取得中国人的信任,他们就会展现真实的自己。”另一方面,他坦言,要向西方世界讲述中国这些年的发展变化也并不容易,因为中国的进步和发展在某些方面来说是难以量化的。
这些年,柯文思见证了无数中国家庭的故事。“让普通的外国人认识当下的中国,让他们不再畏惧中国的发展,让他们看到中国与他们人性共通的那一面。我们之间的‘同’远多于‘异’,让西方国家的人们了解到这一点是非常有必要的。”
高铁!英国电影导演柯文思:看见中国故事中“感性的那一面”
文章插图
改变西方刻板印象
“要想让西方改变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就得让更多的人亲身踏上这片土地,让更多的人看到真正的当代中国。”柯文思说。
而上海,是中国故事的一个生动样本。为什么选择在上海工作?在柯文思看来,与其说是一种选择,不如说是一种吸引。“上海是一个很棒的城市,一个海纳百川的国际化大都市,一个有灵魂的城市,一个能让人心潮澎湃的城市。”
高铁!英国电影导演柯文思:看见中国故事中“感性的那一面”
文章插图
他笑着说自己第一次来上海时“还很年轻”,当时二十多岁的他为了给一部影片做调研而在中国探访数月。他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上海和现在大不相同,从他当时住的和平饭店俯视外滩,没有如今高楼林立的美丽天际线,游客也不多。
高铁!英国电影导演柯文思:看见中国故事中“感性的那一面”
文章插图
跨越时光的隧道,如今的上海既有国际大都市的魅力,同时又保留着传统文化的风情。如果有机会拍一部有关上海的纪录片,柯文思觉得自己会侧重于聚焦“这几十年来的变化以及那些不变的东西”。在他看来,上海一直是一个非凡的城市。“许多外国人会选择来到上海,而当他们走进上海时,就能看到当代中国的绝佳缩影,深刻认识到中国已不是过去的中国,现在的中国是非同凡响的、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国家。”
高铁!英国电影导演柯文思:看见中国故事中“感性的那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