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翻译小说的“黄金时代”消失了吗?

翻译吞吐量太大、速度太快 , 有些译作未经打磨 , 王安忆孙甘露毛尖刘擎等作家评论家热议——
翻译小说的“黄金时代”消失了吗?
■本报采访人员 许 旸 ■实习生 王佳婧

谈及法国经典文学 , 不少人脑海中首先跳出的往往是雨果、福楼拜、普鲁斯特等作家 , 他们笔下的《巴黎圣母院》《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在纸上构建出怎样的“文学城市”?相较人们对这些作品的耳熟能详 , 新一代法语小说在翻译转码中的吸引力是否流失?抑或 , 翻译小说的“黄金时代”消失了吗?
这些问号在昨天的“上海:中法文学在这座大都市交汇”和“创作与翻译的共生与共融”主题讲座上抛出后 , 王安忆、孙甘露、刘擎、袁筱一、毛尖等多位作家翻译家评论家展开深入交流 。 孙甘露发现 , 以前小说家写故事见闻多是“全知”视角 , 如今身处互联网时代 , 资讯传播发达 , 无论写什么题材似乎读者都知道 , 小说家“社会书记员”的担当几乎消失了 , 这也深刻影响到小说的写法 , 虚构叙事的前途在哪?在孙甘露看来 , 小说的确面临文体的挑战 , 但一个好的作家犹如本民族语言的“陌生人” , 善于从母语中、传统中发掘异质性的活跃因子 , 突破已经形成或某种意义上凝固的经验 , 如此才能让一个国家的语言愈发鲜活 , 让文学具有更丰富的可能性 。
文学书写在多大程度上塑造着人们对城市的想象?
作为汇聚多元文化的国际大都市 , 上海自20世纪初便是中法文学交流的重地 , 长期以来 , 中法间密切的文学互动持续至今 。 前不久 , 第十三届傅雷翻译出版奖在傅雷的故乡上海揭晓 , 恰如傅雷翻译出版奖组委会主席、北京大学法语系教授董强所说 , 文学书写与翻译 , 潜移默化改变塑造着读者对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理解 , 以及对当地女性男性形象的建构等 。
“文艺青年很容易从艺术作品中拼凑出对一个地标或群体的想象 。 ”小时候曾跟母亲住进淮海中路一条新式里弄的王安忆还记得 , 年轻时翻看小说《简爱》 , 读到罗切斯特从法国带回的养女是个“法式”女孩 , 让人把“礼物”“华服”和“法国女孩”连接在一起;《战争与和平》里写到法国军官在异乡碰到老乡讲起风流轶事 , “那种暧昧的隐秘 , 边界感的迷糊 , 在我们脑子里对法国人的印象慢慢增添了材料” 。 有一年王安忆到法国 , “对方要给我拍照 , 他们让我做的动作姿势也是从小在淮海路照相馆里看到的那种 , 透着风情 , 稍显造作” 。
孙甘露透露 , 法国文化对他的启蒙更接近于喜剧的角度——无论是莫里哀的戏剧作品 , 还是电影《芳芳郁金香》 , 都具有戏谑幽默的风格 。 而与老一辈法国文学翻译家的交往则“深深影响了精神生活” 。 孙甘露追忆道 , 风趣的马振骋先生教给他的第一句法语居然是法国时尚品牌香奈儿包包的名称 , 王道乾的爱人特地遵丈夫生前嘱托赠予译著 , “他们的待人接物、治学风范 , 令我大受触动 , 耳濡目染中上了法国文学的第一堂课” 。
毛尖有个观点——表面上 , 在狂悖的青春期 , 我们不约而同地找到了法国文学 , 也许事情的本质是 , 一半的法国文学天然地适合青春期 , 并镶嵌到生活图景中 。 她半开玩笑道 , 高考前看电视剧《上海滩》 , 许文强身中数枪离世前说了句“我要去巴黎” , 让她觉得这个地名意味绵绵 。 不过她也提到一个现象 , “信达雅”里 , “雅”在法语文学翻译中“发育得格外有优势” , 造成不懂法语的读者认为法国文学天然很浪漫 。 毛尖形容 , 林纾翻译的《巴黎茶花女遗事》把“原著《茶花女》里的10斤眼泪 , 膨胀出了100斤的哀伤” , 这种“想象的偏差”也是翻译界常讨论的话题 , 王安忆举例道 , 有评论家认为杜拉斯《情人》一些中译本“笔法过浅、语气缠绵” , 并没有准确传递当时七十多岁杜拉斯回忆往事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