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翻译小说的“黄金时代”消失了吗?( 二 )


翻译对原著的“信息损耗”难以避免?当下虚构的出路在哪
翻译过程中的“转码偏差”“信息损耗” , 是否会削弱外语文学对读者的吸引力?
“上一个百年里 , 小说的黄金时代恐怕已经走完;接下来一个百年里 , 我很少能看到打动自己的引进版小说 。 ”王安忆坦言 , 受个人阅读经验局限 , 当代法语文学作品几乎很少读 , 2014年诺奖得主法国作家莫迪亚诺的书“也看不进去” , “一方面是当下翻译吞吐量太大、速度太快 , 有些未经打磨的译作比较粗糙;另一方面也是翻译过程本身对原著风貌的损耗 , 能传递出三分之一就不错了” 。
她认为 , 法国当代写作“对写实自觉脱离关系 , 更多是浪漫情怀、形而上的 , 充斥了碎片式、模糊感 , 很少有鲜明的形象与叙事” 。 而回溯至巴尔扎克的时代 , 作家动笔前要做社会调查 , 要实地勘查 , 小说家作为时代这个历史证人的秘书 , 经常事无巨细不厌其烦地在小说里展开描写 , 从衣服样式到屋子里的摆设 。
不过 , 在孙甘露看来 , 法国当代文学对精神质地的揣摩、非写实的笔法 , 恰恰也呼应了当代人的新处境 。 比如莫迪亚诺早年的中篇《暗店街》 , 典型运用了处理回忆的手法 , 跟普鲁斯特笔下记忆渐渐消失的微妙感有异曲同工之妙 , 那些认识的人、去过的地方、说过的话 , 一边在寻找 , 一边也在慢慢逝去……换个角度来说 , 对于现实的描摹 , 已经不再是文学虚构唯一的任务 。 相较读者阅读19世纪小说时 , 通常能清晰感觉到作者的存在、立场、主张 , 当代小说更多出现了所谓“零度写作”——作者在作品里有意客观化了存在 , 清晰的立场和情感是不允许被代入的 。 在刘擎看来 , 这也是文学翻译带给我们的收获——当作家将传统陌生化 , 重新对象化 , 读者能借助“他者视角”的翻译文学作品重新打量这个世界 。
【法国|翻译小说的“黄金时代”消失了吗?】【编辑:陈文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