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明代官窑青花瓷纹样如何变化风格?( 二 )


我们再来看看三件出自宣德年间的青花瓷器,第一件龙纹方盘,盘内绘苍龙出海,该龙蜿蜒盘旋,龙头居中,四爪伸张,上方火云环绕,下部波涛翻滚;第二件是龙纹花口洗,碗中这条龙首尾盘成一个“C”型,四爪外展,在火云堆中穿行;
第三件还是龙纹高足杯,杯外表的图案是双龙戏珠,龙纹的形态与洪武年间那只高足杯相仿。上述三件青花瓷器的龙形纹样有着共同的特点,就是对鳞爪须鬃做了细致的刻画,每片龙鳞和爪甲都清晰可见,龙首及四爪的肘、膝关节位都长出一束长毛。这些龙形纹样与洪武年间的相比,更为庄重威武,却少了几分逍遥自在。
明代#明代官窑青花瓷纹样如何变化风格?
文章插图
宣德之后的龙纹特征在后续的官窑瓷器当中延续下去,一直影响到清代瓷器的制作,甚至在服饰、家具以及建筑装饰当中都能看到类似特征的纹样。由此可以推断,龙形纹样的使用在明朝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制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明朝走向封建专制顶峰的历程。
2.缠花纹样
说到青花瓷,又怎么能少了花卉的纹样?在这些明代的青花瓷藏品之中,有用花卉为主题的,也有作为花边来装饰点缀的,有逼真描绘的,也有意象表达的。常见的花卉种类有莲瓣、灵芝、菊花、牡丹、松竹、梅花、石榴等等富有吉祥寓意的品种。
总之在这些瓷器当中,带有花、叶纹样的瓷器占了绝大多数,其中以花、叶缠绕扭转在一起组成的连续纹样最为有特色。
先看一只洪武年间的八瓣菱花形青花盘,盘面共有四种花卉纹样组成,最外圈是云形卷草,再往里是一圈茶花,第三圈是缠枝灵芝纹,盘心是一朵八瓣莲。卷草和茶花纹都是独立布置,相邻两个图案之间间隙明显,只有到了灵芝纹时左右纹样才形成简单的搭接和堆叠。
明代#明代官窑青花瓷纹样如何变化风格?
文章插图
随后来欣赏下故宫的藏品,一只出自永乐年间的青花狮球篆书缠枝莲纹压手杯。杯内底部有双狮戏球纹,杯外顶沿是一圈独立的梅花纹,杯身外大面积地绘制以圆弧形连续的缠枝莲纹,杯脚则是一圈连贯的卷草纹。与洪武时期的花纹相比,更注重纹样的连续性,构图也相对复杂,整体效果更具观赏性。
再来看一只宣德年制的青花缠枝花卉纹扁瓶,瓶身从头到脚都用塑料绘成四季花卉纹。纹路不满足于以往的平面规律性的连续图案,而是通过枝藤的卷曲让整个瓶身的花纹都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构建起一组更为复杂的立体连接图案。
同样是出自宣德年间的一把青花缠枝牡丹军持(一种长嘴无柄的盛水瓶),牡丹花纹通过蜿蜒盘旋的藤蔓从瓶身环绕到长长的瓶嘴上。从制作技艺而言,较前代又更近一步。
明代#明代官窑青花瓷纹样如何变化风格?
文章插图
最后来鉴赏一下两只成化年间的青花小碗,一只碗内底绘葵纹,碗内外均绘转枝栀子花纹;另一只碗内底绘一团花,碗内外均绘转枝秋葵花纹。这两只碗的共同特点是内外花纹都是一枝连续,画工极其精细,色泽比例白多青少,清雅朴素。
最妙之处在于碗内外的花纹刚好是对向重叠,从上方一定的角度俯视这两只碗,碗外的花纹好似穿透碗壁向碗内延伸一般,不禁让人拍案叫绝。
从洪武到成化这一百多年来,官窑青花瓷花卉纹的发展来看,纹样的设计和绘制呈现出由简单罗列到复杂构造,再由复杂构造到简化求精的趋势。在经历了前期的战乱和内乱之后,明朝社会逐渐趋于稳定,生产力有了显著提升,反映在手工艺行业方面,增添了不少创新和精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