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派|为什么将之视为一个学派?| 张天杰:《蕺山学派研究》后记( 二 )


学派|为什么将之视为一个学派?| 张天杰:《蕺山学派研究》后记
文章图片

刘宗周讲学于蕺山 , 开创蕺山学派 , 成为“浙东学术”之典范, 章学诚(1738—1801)对此亦有一番总结:
蕺山刘氏本良知而发明慎独 , 与朱子不合 , 亦不相诋也 。 梨洲黄氏出蕺山刘氏之门 , 而开万氏弟兄经史之学 , 以至全氏祖望辈尚存其意 , 宗陆而不悖于朱者也 。
浙东之学 , 虽源流不异而所遇不同 。 故其见于世者 , 阳明得之为事功 , 蕺山得之为节义 , 梨洲得之为隐逸 , 万氏兄弟得之为经术史裁 , 授受虽出于一 , 而面目迥殊 , 以其各有事事故也 。
学派|为什么将之视为一个学派?| 张天杰:《蕺山学派研究》后记
文章图片

蕺山学发端于浙东 , 然浙东之学原本就有事功、节义、经史多种面目 , 更何况心性义理之学与事功、经史本不矛盾 , 故在刘宗周那里内圣、外王之学也是圆融一体的 。 关于刘宗周哲学的诸多面目及其重要性 , 杜维明先生曾说:

从学术发展的脉络上看 , 我们谈宋明的心性之学 , 假如只是谈朱熹、阳明或其他一些学者 , 而独独不谈宗周 , 这在学术理路上就说不通 。 ……同样的 , 在讲清代的学术发展的问题时 , 我们也不能只看到训诂考据或经史的一面 , 清代学术中讲经世致用的一面 , 讲情与欲的一面 , 都与宗周哲学有内在的关联 。
心性之学 , 刘宗周当与朱子、阳明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 研究刘宗周以及蕺山学派则是梳理宋明儒学之学术理路的关键 。 而且 , 训诂考据、经史、经世以及诸如清代的戴震所讲的情与欲的关系等问题 , 也都与刘宗周、陈确有着密切的关联 。 故蕺山学派 , 上承宋明 , 下启清代 , 其学术史意义尤为关键 。
学派|为什么将之视为一个学派?| 张天杰:《蕺山学派研究》后记
文章图片

再看本书所论及的刘门高弟 , 也可分为两大类 , 其一 , 如吴麟征、祁彪佳、祝渊、王毓蓍等 , 以其节义而著称;其二 , 黄宗羲、张履祥、陈确、恽日初等 , 以其学术而著称 。 再论节义 , 则又有先死、后死之区分 , 甲申、乙酉之际有守土之责 , 或觉恢复无望而殉节者有之 , 抗清失败而就义者有之 , 隐僧逃禅者亦有之 。 还有更多则是为塾师、为隐士而勉励讲学、著述 , 传承蕺山之学脉 。 其中能够有所自得而开新者 , 如张履祥与黄宗羲 , 则一朱一王 , 学术趋向极为不同;还有恽日初之东林色彩 , 陈确之批评理学 , 而且他们之中大多人的著述其实除了心性之学 , 还有经世、经史以及训诂考据等方面 , 确实是“面目迥殊” 。
那么为什么将之视为一个学派?关键在于弟子们都得到了老师刘宗周在学行上的感召 , 受其人格气象的影响 , 然后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想之传承 。 也就是说即便是后学之分化 , 正是因为他们大多不满足以简单地“述刘” , 然而在各自的学术之中仍有许多因素与蕺山学密切相关 , 看似毫无关联的学术 , 其实却有共同的出发点 , 故整个蕺山学脉之走向当是一贯而多元的 。
学派|为什么将之视为一个学派?| 张天杰:《蕺山学派研究》后记
文章图片

此外 , 再论刘宗周之于绍兴一地的影响 , 其实他已经成为绍兴最为重要的精神偶像 。 周作人就在其回忆录中 , 提到北京的绍兴会馆 , 其祭祀绍兴先贤的正厅 , 就被称为“仰蕺堂”:
从前的山会邑馆里也有一间房间 , 供奉着先贤牌位 , 这是馆里边的正厅 , 名字叫做“仰蕺堂” , 一望而知是标榜刘蕺山的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