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像|安岳石窟新发现:宋初引路菩萨像堪比敦煌幡画( 二 )


此类以地藏王、引路王菩萨组合的信仰随后迅速风靡全川,嘉祐四年(1059)苏东坡的父亲苏洵在举家迁居京城前,就曾捐资在老家的极乐院塑地藏、引路王等六菩萨像 。
南宋绍兴年间,与安岳毗邻的大足也出现地藏王和引路菩萨王龛 。北山观音坡1号龛为绍兴二十四年(1154)所刻,现造像已不存仅剩题记 。在大足佛安桥,刻于绍兴十四年(1144)的8号龛中,有单独的引路王菩萨和一名往生女性形象,惜已被妆彩 。与安岳西交界的资中西崖45号龛千手观音左壁也曾有一尊南宋时浮雕的引路菩萨和往生者,但早在90年代初就被乡民妆彩改塑为善财童子 。
《金瓶梅》第六十二回,李瓶儿死后做法事时就曾有“王姑子且口里喃喃吶吶, ......请引路王菩萨与她接引冥途 。”的描写,可见到明清,引路王菩萨信仰依然旺盛,更发展成为水陆画中不可缺的一组神众,山西宝宁寺壁画中出现的持幡引路菩萨,题跋便是 “引路王菩萨众” 。
安岳这龛早期的引路菩萨与地藏等四菩萨往生龛,虽保存不佳但价值较高,对四川地区唐宋往生信仰有研究价值外,更证唐宋间,陇西与川中腹地的安岳已有深入的佛教文化交流,于此雕凿的众多题材,再传播到大足地区,成为巴蜀具有排他性的造像中心 。
明代释迦牟尼苦修像
在安岳一晚期石窟内,发现一龛做主尊供奉的明代释迦苦修像,表现的是释迦29岁时未成佛前在雪山苦修的悉达多太子形象,为佛传故事“八相”中的重要一相 。
菩萨像|安岳石窟新发现:宋初引路菩萨像堪比敦煌幡画
文章图片
炳灵寺第169窟西秦时代苦行像
菩萨像|安岳石窟新发现:宋初引路菩萨像堪比敦煌幡画
文章图片
巴基斯坦拉合尔博物馆藏3世纪苦行相
在早期犍陀罗造像中,释迦苦修相都状如骷髅,筋脉涌动,视觉惊悚,被称为“饿佛”,除偶见于早期的新疆、河西地区壁画和泥塑外,中原无此造像,仅在小南海和两宋的马渠寺、宝顶山有此作为佛传经变的一个情节展现 。
菩萨像|安岳石窟新发现:宋初引路菩萨像堪比敦煌幡画
文章图片
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博物馆藏元代雪山大士
此类作品之前常见于木铜玉器等小品工艺雕塑,美国几大博物馆中均藏有此类精品 。王世襄旧藏的高34厘米明代木雕雪山大士像在2003年就以275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出 。
菩萨像|安岳石窟新发现:宋初引路菩萨像堪比敦煌幡画
文章图片
安岳明代苦修相石窟小舟摄
与常见的雪山大士卷发戴宝箍形象不同,此像略带笑意,肉髻螺发等佛陀三十二相中的特征已清晰可辩,表现的是他从帝释天处闻知后半偈 “生灭灭已,寂灭为乐”时抱膝破颜而笑的顿悟之喜 。
与常见小品比,此像写实度更高,更显血肉饱满 。在身体比例上做了合理调整,释迦面部也塑为更符合传统审美的国字脸,不再低颚沉思而是目光正视观众,大大拉进了信徒与偶像间的距离,并恰如其氛地融进一种不易察觉的诗意和禅趣,留白颇深 。
此像长期被误认为达摩,虽现代有局部涂彩,但基本忠于原貌,是石窟衰落期较特殊的一尊 。
值得注意的是:在苦修像旁,有一龛宽超过4.9米的毗卢千佛像,主尊毗卢佛头戴的多佛冠上两道毫光间生出后壁314尊莲台小佛(现存数量),与两宋的华严洞、大足宝顶毗卢佛表现形式一致 。结合此处同期开凿的华严三圣、巨型大悲像等,应是一处显密结合的大型道场,此地又与川密盛行的石羊、顶新接壤,似乎暗示明代密教仍在安岳一带相当活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