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其尧|吴其尧|“寤生”和“离骚”如何英译:读《管锥编》札记( 三 )


综上所述 , 《离骚》篇名的解释自东汉至今众说纷纭、迄无定论 , 但大致可以有三解:班固的“遭忧”(叶圣陶先生的“遭遇”说同);王逸的“因别生愁”或“因离生愁”;还有钱锺书的“脱离或摆脱忧愁” 。
我们再来看看英译情况 。 据我手头掌握的资料 , 西方最早翻译《离骚》的是法国人乔治·马居列斯(Georges Margoulies) , 时在1826年 , 他把《离骚》的篇名译为 Tristesse de la Separation (《分离的悲伤》);第一个德译本是1852年由A. 普菲兹梅耶尔(A. Pfizmaier)博士在维也纳出版的;第一个英译本则是英国驻华公使、汉学家E. H. Parker于1879年在伦敦出版 , 篇名译为 The Sadness of Separation (《分离的悲伤》) , 显然袭用了法译本的译名 。 厦门大学首任校长林文庆(Lim Boon Keng)于1929年在上海出版了《离骚》英译本 , 他把篇名译为: The Li Sao : An Elegy of Encountering Sorrows 。 英国著名汉学家、剑桥大学教授翟理斯(Herbert Giles)在给林文庆译本写的序言里批评说 , 把《离骚》译为 The Sadness of Separation是彻底错误的(hopelessly wrong) 。 翟理斯充分肯定了林译本 , 将它和泰勒(Brewitt Taylor)的英译本《三国演义》一道誉为二十世纪初叶的两部英译佳作 , 足以稳固大英帝国在汉学研究领域中的领导地位(Both achieved in the early part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seem to me to go far to leave the British Empire precisely where it was.) 。 杨宪益1940年代在国立编译馆任职期间和夫人戴乃迭联袂翻译了《离骚》 , 篇名直接用汉语拼音译为Lisao , 杨先生自传 White Tiger (中译本《漏船载酒忆当年》 , 薛鸿时译)在讲述《离骚》翻译经过时也径用汉语拼音 。 但杨戴译本给篇名作了一个注释:The name “Lisao” has been interpreted by some as meaning “encountering sorrow”, by others as “sorrow after departure”. Some recent scholars have construed it as “sorrow in estrangement”, while yet others think it was the name of a certain type of music. 孙大雨先生在《屈原诗选英译》里把篇名译为 Lee Sao: Suffering Throes 。 企鹅中国经典丛书的《离骚》英译本出自英国当代汉学家、《红楼梦》译者David Hawkes之手 , 他译为 Encountering Sorrow 。 宇文所安在 Readings in Chinese Literary Thought一书里都译成Li Sao 。 直接用汉语拼音Lisao来译篇名自然是省事之举 , 但英语读者读完译文未必能心满意足 。
把《离骚》译为 Encountering Sorrows或者 Encountering Sorrow的 , 是按照班固的理解 , 将“离”理解为“遭”或“遭逢” , 王力《古汉语词典》里对“离”字的第五条解释是:通“罹” , 遭逢 。 孙大雨译为 Suffering Throes也是照此理解的 。 有人翻译为 Sorrow After Departure , 或者 Sorrow of Departure , 都是按照王逸的解释 , 因为离别而生悲愁 。 按照钱锺书先生的解释 , 则离骚应该译为 Departure from Sorrow , 离开忧愁 。
以上仅仅是罗列了“离骚”篇名的种种解释和英译 , 我本人更倾向于钱锺书先生的解释 , 至于本人的英译是否恰当 , 祈请读者批评指正为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