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NFT”元年:“数字代币”如何席卷了文化领域?|读刊

很多人已经开始把2021年称为“NFT元年”。
几天前 , “NFT”正式成为了柯林斯词典2021年的年度词汇 。 据柯林斯词典统计 , “NFT”在过去一年的使用量增长了11000%, 由此击败了包括“接种两剂疫苗”(double-vaxxed)、“混合办公”(hybrid working)、“休克”(cheugy)、“元宇宙”(metaverse)在内的一系列候选词 , 荣登榜首 。
柯林斯词典将NFT(Non-fungible Token的缩写)定义为“在区块链中注册的唯一数字证书 , 用于记录艺术品或收藏品等资产的所有权 。 ”作为名词 , 该术语描述“通过非同质化代币记录所有权的资产” 。
在NFT的世界 , “万物皆可代币化” , 并且这些代币常能卖出令人瞠目结舌的高价 。 一位布鲁克林的电影导演以85美元出售了自己放屁的音频 。 而在今年3月 , 美国艺术家迈克·温克尔曼(Mike Winkelmann)(“Beeple”)更是将自己的NFT卖出了6930万美元的高价 , 远超莫奈的《睡莲》 。 NFT的这把火 , 也从国外烧到了国内 。 据虎嗅APP统计 , 自今年6月起 , 国内陆续有7家互联网巨头进军NFT , 一个新的行业生态正在悄然形成 。
看着NFT的价格一步步升高 , 很多人都幻想着通过买卖NFT , 在一夜间实现财富自由 。 国内不少文章已经解释了NFT背后的资本炒作可能带来的风险 。 本期“读刊”换一种视角 , 结合国内外的相关讨论 , 看看NFT的诞生为艺术品和艺术创作带来了怎样的改变?NFT的爆火还有哪些可以期待的前景或值得警惕的隐忧 。
nft|“NFT”元年:“数字代币”如何席卷了文化领域?|读刊
本文图片

“Beeple”以约合人民币4.51亿元的高价售出的作品《每一天:前5000天》 , NFT(jpg) , 21069 x 21069像素 , 2021年2月16日作 , 独一无二 。 此作是耗费5000多天创作而成的巨型拼贴作品 。 图源:佳士得官网 。
撰文丨谢廷玉
01
NFT是什么?一个极简科普
自NFT变得炙手可热以来 , 已经有相当多的专业或业余人士试图对其进行解释 。 几乎在所有的解释中都会出现两个关键词:一个是NFT的全称(Non-Fungible Token:非同质化代币) , 另一个则是NFT所依托的区块链技术 。 然而 , 绝大多数人对这两个概念并不熟悉 , 也并不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
我们不妨从“区块链”开始 。 以一种常见而通俗的方式理解 , 区块链就是一个去中心化的“大账簿” 。 以企业为例 , 在人们耳熟能详的企业运行模式中 ,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财会部门 。 每一笔交易都会在这里被记录在案 。 这就是一种“中心化”的记账模式 , 财会部门充当一切交易所必须经过的“中心” 。 而“区块链”则意味着通过技术手段实现这样的效果:首先 ,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账簿 , 这一账簿对其他人可见 。 在进行交易时 , 每一笔交易的信息——经费的使用时间、使用人员、使用金额等都会被记录下来 , 并生成特定的序列编号作为标记 。 而当交易达到一定数量 , 交易信息就会被打包形成“区块”广播给每个人 , 在人们核对无误后储存 , 进入各自的账簿 。 由此 , 区块链可以充分保证数据的不可篡改 , 进而提供了一种去中心化的 , 可靠且低成本的合作机制 。
nft|“NFT”元年:“数字代币”如何席卷了文化领域?|读刊
本文图片

价值59 万美元的NFT作品Nyan Cat(原作者:Chris Torres) 。
基于区块链 , 人们可以使用虚拟货币——也就是广为人知的“比特币”“以太币”等进行交易 。 这些虚拟货币都是“同质化代币”:换言之 , 比特币之间可以互换 , 不存在质的差别 。 除了同质化代币 , 区块链也可以支持“非同质化代币”的交易 。 非同质化代币与虚拟货币的区别在于 , 前者之间无法互换 。 但这并不影响人们基于区块链进行非同质化代币的交易:当这样的交易发生时 , 交易信息同样会被打包为“区块”并出现在区块链上 , 形成对所有使用者“可见”的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