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新$天台最近出了一本好书叫《和合物语》!( 三 )


天台为人传颂的人物还有寒山、拾得,也被人称为“和合二仙”。“和合二仙”更多是以年画的形式出现。画面中两个胖乎乎的少年,一个顶着硕大的荷花,一个捧着一只半开的盒子。荷、盒意味着和合美满。
天台山还是道教内丹学派南宗的发源地。北宋时期著名高道张伯端,长期在桐柏宫修炼,并在此完成了重要的道教著作《悟真篇》,由此,天台山桐柏宫成为中国道教南宗的祖庭,南宗始祖张伯端也被后人尊为“紫阳真人”。
天台是人杰地灵的圣地。道教的天下十大洞天,台州拥有三大洞天。第二洞天委羽山洞,号曰“大有空明天”,在黄岩;第六洞天玉京洞,号曰“上玉清平天”,在天台赤城山;第十洞天,括苍山洞,号曰“成德隐玄天”,在仙居和临海交界的括苍山。此外,“七十二福地”中天台又占两席,第十四福地的灵墟山,在石梁镇外湖村之西。第六十福地的司马悔山,在白鹤镇天宫。
著名诗人李白、孟浩然,他们都在天台山留下了美丽的诗篇。著名的道教人物还有东晋的葛玄、南朝的陶弘景、唐代的司马承祯都曾经在天台留下足迹。
然而,天台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这里的风土人情。建新写得最多的也是天台的风土人情。
天台最有名的工艺可能是“一根藤”。据建新介绍,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天台人就擅长将树木应用到生活中,学会了简单的木作工艺。至明朝,“一根藤”制作技艺已经十分成熟,常用的吉祥图案就有上百种。“一根藤”在发展过程中,形状上吸取了天台山“藤”的勃勃生机蔓延,文化内涵上吸取了天台地域佛教的生命轮回、法华三昧,道家的天人合一、阴阳和合,最终通过美轮美奂的工艺表现出来。
婚姻乃人生大事,婚礼无疑是人生最为喜庆的场景。天台的“满堂红”婚礼非常具有文化内涵。所谓“满堂红妆十里长,花轿浪得十里狂。喜糖撒得十里甜,老酒飘出十里香。”天台满堂红婚俗,从“起媒”到“回娘家”,共有22道礼节程序,既缜密细微,又隆重热闹。具体为:起媒、送地脚隐、相亲、合八字、小定、大定、送奁、开额、新娘装扮、铺房、办暖房酒、上轿、拜堂、读《告庙文》、长辈见面、喜宴和坐十尊、照床、喝和气汤、撒帐、唱撒帐歌、望三日、新娘下厨做团圆麦饼、回娘家。这里不只是简单的两姓和好,不只是两个年轻人成为一家人,而是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这些文化内涵正是当今社会所缺乏的,也是我们需要大力继承和弘扬的。
风土人情离不开饮食,建新对天台风味小吃有详细描写。比如:饺饼筒、和气汤、吃粽、糊辣沸、五味粥、扁食。我是北方人,虽然到过天台多次,这些小吃也曾品尝过一些,但大多都不曾享用,而建新的细致描绘,真使人有垂涎之感。
建新是天台人,曾经去武汉等地学习、工作,后又回到天台,定居在天台,他对故乡有深沉的感情,这些文字里,无处不饱含对故乡深深的爱意。
我很佩服建新的文字功底,他通过白描笔法,把复杂的工艺写得清清楚楚。如他写“一根藤”:“一根藤”用到夹角榫、半夹角榫、方夹角榫、平肩榫、钝角榫、锐角榫、钝角猪脚钳、锐角猪脚钳、夹角暗爪、弯料双夹角等20多种,堪称集中国榫卯之大全。
再如他写饺饼筒:饺饼筒的馅料丰富而讲究,把煮熟的五花肉、猪肝切成极薄的片,加上鸡蛋皮打底,分别加上调好味的粉丝、绿豆芽、冬笋、豆腐干、青菜、胡萝卜。卷好米筒(饺饼筒)再放在鏊上油煎至两面金黄即成。馅料是否做得鲜美,直接影响饺饼筒的味道。
我不曾品尝过饺饼筒,我也并不认为自己是一个贪食的人,但这样的描述,又有谁能够抵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