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贺敬之:“我是一个离开了延安的延安人”

我是怀着神往的、惴惴不安的心情拜访贺敬之老人的 。 长期以来 , 在我心目中 , 他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人物 。 “初识”贺敬之 , 是上世纪60年代初 , 依稀记得面对小学课本诵读诗歌《回延安》的情景 。
“延安来人了 , 激动!昨晚都没睡好觉”
贺敬之是从延安成长起来的文学大家 , 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标志性人物 。 他的作品随着抗日战争的风烟和延安的烽火而诞生 , 伴着共和国的脚步而成熟 。
1940年 , 他几经辗转来到延安 , 成为一名鲁迅艺术学院的学员 。 1945年 , 21岁的他与丁毅一起创作了蜚声中外的歌剧《白毛女》 。 这部作品成为我国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 。 他不是战场上的英雄 , 却是一个独具魅力的 , 为民族而歌、为祖国而歌、为正义而歌的文化战士 。 他的《南泥湾》《桂林山水歌》《西去列车的窗口》《三门峡 梳妆台》《雷锋之歌》等一批经典作品紧贴时代的脉搏 , 随着祖国的前进步伐而生 , 影响了新中国的几代人 。
延安|贺敬之:“我是一个离开了延安的延安人”
文章图片

贺敬之
我是和延安市委的同志一道去拜访贺老的 。 这一年 , 老人家已经95岁了 。 敲开门 , 老人衣饰整齐、笑容可掬地迎在门口 , 和我们一一握手 , 连声说 , “欢迎!欢迎啊!”刚刚落座 , 老人便说:“前两天就说你们要来 , 延安来人了!我还有点激动 , 昨晚都没有睡好觉!”
“盼着延安好!延安能够好!延安必须好”
客厅四壁挂满各具特色的书画 , 洋溢着浓浓的书卷气 。 墙上挂着一幅延安革命纪念馆赠送的 , 由延河、宝塔和贺敬之头像剪影构成的大幅剪纸 。 老人饱含深情地回忆着延安 , 缓缓地表达着他的感动:从一个粗通世事的文学少年成长为一名文艺工作者 , 是因为延安;从一个文艺工作者成为一名坚定的文艺战士 , 是因为延安;从一个文学耕耘者成长为有一定文学成就的诗人还是因为延安 。 从1945年离开延安 , 到1956年再返延安 , 贺敬之用心用情写就了传诵至今的经典之作《回延安》 。
我们如数家珍地介绍着延安的变化 , 延安的山、延安的水、延安的绿 , 特意告诉他 , 延安拥有漫山遍野的280万亩优质苹果 , 中国人吃的苹果中每7个就有1个产自延安……老人听得津津有味 , 他说 , “好啊!盼着延安好!延安应该好!延安能够好!延安必须好!今天的延安已经好了!”这一连串的好 , 充盈着对延安深情的记挂与祝福 。 我们向老人送了一套由我们创作并拍摄的大型历史文献片《延安记忆》的音像资料 , 他特意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每天晚上安排我看两集 , 别忘了 , 我一定认真看 。 ”
“不要谢我!我真的要谢延安呢”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 和老人的交流 , 我们不时地表达着老人对延安的独特贡献 。 他反复说:“不要谢我 , 我真的要感谢延安 。 我们当年奔赴延安的年轻人都要感谢延安 。 如今 , 我们那批人健在的已经不多了 , 但延安哺育了我们 , 这个不了情 , 不能忘!历史证明我们投奔延安的路走对了 。 是延安让我们真正地理解了革命、理想、文学、文化 , 把自己的命运和祖国、民族的命运融合在了一起 , 有了家国情怀的自觉 。 没有延安就没有我后来的文学成就 , 就没有我的今天 。 ”
延安|贺敬之:“我是一个离开了延安的延安人”
文章图片

陕西延安窑洞 。 视觉中国供图
老人接着说:“听说你们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刻到宝塔山下了 , 我心里很不安!”老人一再表示 , 在延安、鲁艺有很多同志和老师 , 贡献都很大 。 延安“名气大”是因为宝塔山、延河水、延安文艺座谈会、延安精神 , 他个人微不足道 。 老人说:“千万不要把我当外人 。 多少年了 , 我人虽然离开延安 , 但心没有离开 。 我就是一个离开了延安的延安人 。 ”听了这些话 , 我明白了老人为什么因我们的到来而激动 , 甚至失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