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亮|今日批评家|?李凤亮:?学理·才情·问题意识

编者按
创作与批评 , 如鸟之双翼 , 车之双轴 。 文学创作的发展离不开文学批评的繁荣 , 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文学批评家的付出 。 1998年 , 《南方文坛》推出“今日批评家”栏目 , 至今已推介百余名批评家 。 不同个性的批评家以其敏锐犀利、才情思力、灵动丰盈言说着“我的批评观” , 上百篇文章累积形成了一种敏感鲜活、富有生气才情的批评文风 。
现在中国作家网将这些文章重新集中推出 , 与大家分享 , 敬请关注 。
今日批评家
李凤亮|今日批评家|?李凤亮:?学理·才情·问题意识
本文图片

李凤亮(拍摄时间:2010年)
1971年生 , 2006年晋升教授 。 先后执教和研究于江苏师范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美国南加州大学 。 现任深圳大学副校长、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 , 文化部国家文化创新研究中心主任 。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教育部艺术学理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 。 兼任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副会长、海峡两岸文化创意产业高校研究联盟副理事长、中国外国文论与比较诗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常务理事等 。 专业领域为文艺理论、文化创意产业和城市文化研究 。 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项 , 出版著作十二部 , 发表论文近百篇 , 文化艺术评论两百余篇 。
我的批评观
【李凤亮|今日批评家|?李凤亮:?学理·才情·问题意识】学理·才情·问题意识
李凤亮
想起有点联系却有点矛盾的这三个词 , 尝试着说说 。
先说学理吧 。 大学上文学概论课 , 老师第一句话便引述“理论是灰色的” , 吓了我们好久 。 后来读到不少对批评家的蔑视 , 总想起大学老师那句话 。 贝克特在《等待戈多》里借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的对骂 , 来嘲弄批评家 。 他们互骂对方是窝囊废、寄生虫、丑八怪、鸦片鬼、阴沟里的耗子、牧师、白痴 , 但爱斯特拉冈的最后一击是“批评家” , 弗拉季米尔只好落败 。 剧作家将批评家调侃成最可恶的一种人 , 堪称作家与批评家对立的极致 。
批评为何令人讨厌?是形式的武器遮抹了作家的才智 , 还是理论的征引让人觉得无聊?抑或像很多作家所鄙夷的 , 批评只能寄生在作品的躯体上 , 靠文学的营养苟延残喘?事实上 , 一个世纪以来各种形式主义批评的努力 , 总让人有一种“为批评正名”的动机 。 而在蒂博代那里 , 三种批评界线清晰 , 职业化批评却总是稍逊创造作品的大师们的批评 , 让人对包括今天“学院派批评”在内的各种职业批评的前景感到泄气 。
批评的科学化或学科化为何未能助长批评的自信?一个显见的事实是:专业化的批评掉进了术语的樊篱中不可自拔 , 作为“人”的作者、读者甚至编者均不可见 。 一个缺少术语或注释的批评篇什 , 往往被学术杂志的编辑弃而不顾 。 扼杀批评生机的 , 有时正是产生批评的那个学术机制 , 这种吊诡耐人寻味 。
所以 , 我常常憧憬批评中“人”的存在 , 憧憬宗白华式的美学散步 , 或李泽厚思辨文字中的感悟和体温 。 即使是在韦勒克、巴赫金、弗莱这些大批评家那里 , 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理性思考下的“独立人本” 。
所以 , 批评有一个将“自我”摄入的秘径 。 理论不是棍子 , 不是工具 , 它更应像一束光 , 照亮作者或读者们看得见或看不见的幽径 。 因为理论本来就后生于作品 , 这比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好判断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