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金|曾经风靡一时的搪瓷,怎么突然不见了?( 二 )



制工厂
二是涂搪 。 涂搪就相当于刷乳胶漆 , 先将各种原料粉碎、搅拌 , 然后放在高温熔炉中炼化成像一样的玻璃质胶状物 , 冷却后再研磨成粉 。 根据不同需要 , 釉粉可分底釉、面釉、边釉三种 。 釉粉加水等可以制成釉浆 , 把毛放入釉浆中浸泡一下再拿出来 , 就完成了涂搪工作 。 不过凡事都是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 如果要均匀涂搪 , 必须把握好釉浆的粘稠度 , 处理好多余的挂壁釉浆 。
三是烧搪 。 涂搪至少要涂两遍 , 每次都要烧制 。 第一遍涂底釉 , 然后通过高温烧制使底釉和铁片融为一体 。 第二遍是涂面釉 , 然后低温烧制定型 。 这就相当于刷二遍乳胶漆 , 这样才能保证结实、美观 。 这时的搪瓷已经可以拿来使用 , 但颜色单一 , 如果要贴壁纸壁布、做背景墙 , 那么就要涉及下道工序 。

现代烧搪
四是印花 。 在釉上作画的方法有三种办法:第一种是纯手工描绘 , 可以用珐琅颜料 , 也可以用金水 , 还可以做成凸起式的堆花;
第二种是贴花 , 就是将带有珐琅颜料的花纸贴在面上 , 等花纹印上之后再用清水将贴纸泡下来;
第三种是喷花 , 喷花工艺最重要的喷枪和模版 , 复杂的图案需要十几个镂空的模版才能完成喷绘 , 现在一些农村刷标语、喷标语也经常用到模版遮挡这种办法 。
我国近代的搪瓷生产 , 最初是依赖进口的 , 包括进口铁皮、进口机床、进口珐琅、进口喷枪 , 直到上世纪40年代 , 上海才初步建立起本土搪瓷生产工艺和体系 。
三、近代搪瓷产业的兴衰
中国古人讲“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 但从资本的逐利性上看却恰恰相反 , 资本主义国家的信条是卖鱼可以、授渔不行 , 那样会“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
所以 , 我国近代的工业 , 大部分都经历了进口成品、进口设备、自主研发这样一个发展历程 , 搪瓷也不例外 。

进口搪瓷杯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 我国不能自主生产搪瓷产品 , 主要是进口奥地利、德国、日本的搪瓷产品 。 随后 , 外商开始在我国投资建厂 , 我们也探索着自己建厂 , 进而出现合资建厂 。 最开始我们只能生产素色的搪瓷 , 可用但并不美观 , 直到1924年才用手绘的方式生产出了花色搪瓷 。
虽说从无色到有色是一个大的飞跃 , 但手绘的方法还是无法实现大批量、标准化的生产 , 因此到上世纪20年代我国主要还是进口日本的搪瓷产品 。
在这个时期 , 由于日本的侵略行径 , 中国先后掀起了多次抵制日货行动 , 主要包括1915年因反对“二十一条”引起的抵制日货行动、1919年因“五四运动”引起的抵制日货行动、1925年因“五卅运动”引起的抵制日货行动、“九一八”事变引起的中日经贸中断等 。

民国时期抵制日货
在抵制日货的同时 , 我们提出“实业救国” , 这催生了中国近代搪瓷产业的快速发展 。 上海依靠雄厚的资本、便捷的海运、活跃的贸易活动 , 成为我国近代产业的诞生地 。
益丰是近代上海规模最大的搪瓷工厂 , 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准现代企业 , 拥有40多位化学专家、300多名工人 。 他们所生产的产品不仅包括成型的搪瓷器皿 , 还包括搪瓷生产的半成品 , 比如金属体、珐琅粉、贴花纸等 。
但战火中的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 , 淞沪会战给上海各搪瓷厂造成了严重损失 , 随后大家在租界内重新选址建厂 , 或者是直接把厂子迁往香港 。 在战火的冲击下 , 国内的消费市场严重受挫 , 于是各搪瓷厂又开辟了东南亚市场 。
民国搪瓷盆
1941年日本占领上海全境 , 租界内的搪瓷厂也无法得到庇护 , 我国的搪瓷生产和销售基本停止 。 直到日本投降后 , 各厂才相继复工复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