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_文化|有些作家,一辈子只写了一部小说( 二 )


小说出版后 , 学生们争相阅读 , 认为塞林格写出了当时美国青少年普遍的思想困境 。 而茫然无目的地反抗周边环境的霍尔顿 , 也成了年轻读者心中的英雄 , 模仿霍尔顿的言行和穿着 , 成为一种流行时尚 。
随着《麦田里的守望者》的风靡 , 书中口语化的“粗俗”用词和消极的主题也招致了猛烈的批评之声 , 包括美国在内的许多国家都禁止学生阅读该书 。 塞林格的性格也逐渐变得孤僻 , 选择像霍尔顿一样避开闹市 , 淡出公众视野 。
小说_文化|有些作家,一辈子只写了一部小说
本文图片

03
【小说_文化|有些作家,一辈子只写了一部小说】安娜·塞维尔《黑骏马》
一匹黑马的“自传” , 推动了动物保护法案 。
小说_文化|有些作家,一辈子只写了一部小说
本文图片

英国作家塞维尔从14岁起 , 就落下了残疾 , 必须依靠拐杖才能走路 。 为了更好地活动 , 她经常驾驶矮种马拉的马车出行 , 从此也跟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 在生命中的最后7年 , 塞维尔身患重病 , 已经无法下床 , 但正是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 , 她把这部有关马的小说一字一句写在小纸条上 , 再由她母亲誊抄 , 就这样完成了她生命中唯一一部文学作品 。 《黑骏马》最终在她去世前5个月得以出版 , 立刻引起轰动 , 让塞维尔得以亲眼见到自己的成功 。
《黑骏马》写的是一匹漂亮黑马的“自传” 。 黑骏马从小生活在贵族人家 , 聪明、诚实、性格温顺 , 受过良好的训练 , 主人也十分可亲 。 小时候 , 妈妈就告诉他 , 马一生命运的好坏全得靠运气——遇上好的主人就是他的福气 , 遇上虐待自己的主人就只好自认倒霉 。 后来 , 家中横生变故 , 黑骏马被辗转卖掉 , 碰到过拿马撒气的醉汉、动不动抽鞭子的马车车夫 , 尝尽了人间冷暖 。 最后 , 它终于找到了一个善待自己的家 , 可以安度晚年 。 作品不仅描写了马的内心世界 , 更有从马的视角出发 , 对人类社会的冷眼旁观 。 由于使用了第一人称 , 读者更容易代入黑骏马的身份 , 用同理心去看待人类对马的虐待 。
作者说正是出于对人类虐待动物的强烈不满 , 她才创作了《黑骏马》 , 目的是“激发人们的善意和同情心 , 让人们用一种理解的方式来对待马匹” 。 而读者的反馈 , 或许超出了她最初的期望 。 《黑骏马》的巨大影响力 , 不仅使得当时还处于维多利亚时期的英格兰取消了缰绳的使用 , 还推动了多个国家反动物虐待相关法案的制定 。
小说_文化|有些作家,一辈子只写了一部小说
本文图片

04
马塞尔·普鲁斯特《追忆似水年华》
300万字的回忆 , 优雅托起的是现实的、充满激情的世界 。
小说_文化|有些作家,一辈子只写了一部小说
本文图片

虽然有300多万字、被分为七大卷、在15年中陆续出版 , 但《追忆似水年华》只是一部小说 。 普鲁斯特从1909年开始 , 夜以继日地伏案写作、反复修改 , 一直到1922年因肺炎去世前夕 , 才把整部作品完成 。 这部没有中心人物、没有完整剧情的鸿篇巨著 , 是意识流写作的代表 , 被公认为20世纪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 。
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 , 叙事者“我”是一个患有重度失眠症、羸弱而又敏感的富家子弟马塞尔 。 “我”对自己童年、婚姻一直到战争的漫长追忆 , 串联起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社会百态 , 而大量人物、事件、感想、议论 , 则以一种纷乱、跳跃 , 接近于意识流动的方式向前蔓延 。 一个非常著名的例子 , 是“我”在尝到一勺带着点心渣的茶水时 , 突然浑身一震 , 联想起儿时在姑妈家蘸着茶水吃的玛德琳蛋糕的味道 , 由此打开了童年记忆的闸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