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浦歌$辛弃疾的这首词,小时候看不懂,长大后才能明白,字字戳人心

在诗词中,写“愁”的诗词可以说很多,尤其是当诗人感伤离别、被迫辞官、老来怀旧、家国不再等,都有会寓“愁”于景,很多的愁诗传于后世。每当此时,诗人的那种内心压抑的情感也会随着笔端的诗词而抒发出来,尤其是当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故、个人理想抱负瞬间破灭时,更容易产生压抑、苦闷的情绪,也就少不了“已愁为美”的诗句的出现。

【 秋浦歌$辛弃疾的这首词,小时候看不懂,长大后才能明白,字字戳人心】
秋浦歌$辛弃疾的这首词,小时候看不懂,长大后才能明白,字字戳人心
文章插图

比如:李白的《秋浦歌》中就有这样的名句:秋浦歌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还有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再比如张继著名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愁是一种令人捉摸不透的情绪,它没有任务可以量化的特征,可是古代的大咖们竟然可以将其给“量”出来:愁到底有多长?李白告诉你愁到底有多少?李煜告诉你: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到底有多重?李清照告诉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那么愁到底会持续多久呢?答案就在今天小赫赫向大家介绍的这篇“愁”词中,它的作者是著名的豪放派词人,号称“词中之龙”的爱国词人辛弃疾。


秋浦歌$辛弃疾的这首词,小时候看不懂,长大后才能明白,字字戳人心
文章插图

我们先看一下这首词: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这首词就是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他当时被弹劾,革去官职,闲居带湖期间所作。那时,辛弃疾经常会独自一人到博山(今江西省广丰县西南)散步游玩,看到了朝廷颓败,百姓生活愈加不堪,而看看自己却空有一腔热血而报国无门,使得他顿感满腔愁绪无处安放,于是博山道中的一个岩石上写下了这首经典词作。全诗字数不多,但句句都是名言,一开始的这句话就是经典名句。我小的时候根本不懂所谓的愁,更不知道它有什么滋味,因此才那么喜欢登楼远眺。因为自己阅历浅,登楼望远看到的都是大好河山,却不懂得在这美好之下暗藏着许多苦。也只有别人说到愁的时候,或者为了作诗时才勉强说自己愁。


秋浦歌$辛弃疾的这首词,小时候看不懂,长大后才能明白,字字戳人心
文章插图

表面上看,是因为年龄小、阅历少而无愁滋味,才“强说愁”,其实不然。辛弃疾出生在济南,当时已经是金国的范围。辛弃疾从小就亲眼目睹了家乡被金人侵略,从小就立志要抗金卫国,让苦难中的人民重返故土,与此同时他也受到很多英勇抗金斗争英雄的鼓舞。因此在风华正茂的辛弃疾时候看来,故土有一天终究会被收复的,只是时间早晚问题,因为自己有的是胆识和才略,有的是为国牺牲一切的勇气。


秋浦歌$辛弃疾的这首词,小时候看不懂,长大后才能明白,字字戳人心
文章插图

所以这句话也就不难理解,他认为所谓的“愁”会消散的,不必太过担心,于是其他人写词抒发愁怀时,辛弃疾也只是效仿别人,无愁找愁而“强说愁”。把愁滋味无限延展,随着自己的不断长大,阅历不断丰富,当时的豪情壮志早已被软弱的朝廷所磨灭,现在才懂得什么叫“愁”,可是知道又能如何,谁会懂得,谁又能说完它,也只有这凉意袭人的秋天似乎懂得这凉心之秋——愁!现在大家理解的愁诗辛弃疾的家国之愁,更可以说是家国之仇,但是这种愁如果在当时摆在明面上来说,是会惹祸的,所以辛弃疾想说却不能说,最后只好转到天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