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工作多年,我和一群00后职场新人共情了( 二 )


“平时我们觉得它更多是钢筋混凝土这些冷冰冰的东西 , 但对于真正热爱的人来说 , 他们更多考虑的是建筑如何为人服务 , 充满了人文关怀 。 因为建筑对美术的要求很高 , 所以他们也具备了浪漫主义理想 。 建筑是一个兼具艺术与理性的行业 。 ”李文妤说道 。

打动李文妤的还有建筑行业里的人 。 即使曾经“天之骄子”的行业正不可避免走向冷静期 , 但“他们眼里仍是有光的” , 他们相信这对于行业来讲同样是一件好事 , 能够回归设计、回归作品——这同样是李文妤在内的所有文娱从业者的心声 。
这种“光” , 她同样在上千人的实习生筛选过程中看到过 。 杨希言的“这是一个穷也可以兼济天下的职业” , 微妙戳中了无数老社畜的内心;李超凡对历史建筑的保护与留存同样触动人心……

“他们的故事确实与我们之前的故事与众不同” 。 如何把建筑行业的故事讲得有趣、让神秘的建筑设计师与大众产生情感共振呢?
一方面 , 是“变” 。 北京建院和直向建筑的“双公司模式” , 巧妙拆解了建筑设计师身份在社会中的身份坐标 , 以“国企”和“民企”两种不同体制的设计事务所直击当下就业环境下年轻人的不同选择 , 而两位公司负责人徐全胜和董功 , 从大学校友到走向不同风格设计路线的选择 , 也让整个故事更具有戏剧性和现实参考性 。
另一方面 , 则是“不变” 。 还是熟悉的职场新人成长故事和“职场生存锦囊” , 着装、时间观念、职场细节等 , 真实而具体;还是熟悉的观察室嘉宾职场话题大探讨 , 面试话术、就业选择、团队合作等 , 极具共鸣感 。

而从初次考核题目来看 , 建筑行业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优势也被节目深度挖掘 , 适老化建筑、独处友好型社区 , 都是当下年轻人高度关注的命题 。 实习生们对健身中心、KTV、火锅城等的设计 , 也更容易引发大众的讨论 。
将建筑设计搬上荧屏 , 并做出了创新 , 《offer4》显然用了心 。 而回到一档综艺本身 , 真实、有趣记录新一代职场人的成长轨迹 , 仍然是核心看点 。
新一代职场人图鉴林鹏翔直言很难接受工作完全吞噬生活 , 但也提出了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无效加班的解决方案;任若阳对未来研究方向“没有什么喜不喜欢”的发言让他看起来情商堪忧 , 但他也会在失败后争取二次面试机会……

00后整顿职场的故事往往被赋予了叛逆、洒脱的色彩 , 但是透过《offer4》中的实习生们 , 我们更多看到的是一幅非刻板印象的新一代职场人图鉴 。 这种“非刻板” , 其实是基于真实、多元和立体 。 他们应该是鲜活的人 , 而不是标签 。
一方面 , 节目中的实习生们有着共同点:在谈及“为什么喜欢建筑学”时 , 眼里流露出的兴奋、以及对未来的无限畅想 , 让人触动 。 杨希言、马琪芮通过转专业学习建筑 , 而后的实习王者、刷奖达人也见证了他们的热爱;考核前夕突然了解到红线问题而“被迫”加班的金子 , 在给妈妈打电话时仍然表示“开心 , 好玩” 。

另一方面 , 他们又是全然不同的 。 金子存在于每个同事的设计中 , 她的职场松弛感、超强“阅片量”令人羡慕;马琪芮第一时间将电话打给了爸爸 , 邀请他成为自己的“客户” 。 每个人的性格、工作推进方式都各有不同 , 但都是鲜活的 。
作为新一代职场人 , 他们也更坦荡地遵从自己的内心 , 自信、自我 。 杨笠感慨金子“面试的姿态不像是学生面对老师 , 就是同行在交流” 。 而魏大勋的“我一定会努力”的80后90后面试标准答案 , 也侧面映衬了新一代职场人的态度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