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柞水渔鼓:“渔”音袅袅绕秦岭( 二 )


曲艺|柞水渔鼓:“渔”音袅袅绕秦岭
文章图片

民间艺人自发组织表演柞水渔鼓 。
从濒临失传到“中国渔鼓文化之乡”
一直以来 , 陕西境内都有“北有安塞腰鼓 , 南有柞水渔鼓”的说法 。 但当安塞腰鼓声名远播时 , 柞水渔鼓却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 这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高度重视 。
“为了抢救珍贵的民间艺术 , 2005年3月 , 县上开始启动柞水渔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 ”袁礼丽回忆 , “县上邀请省音乐家协会、戏剧家协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部分柞水民间艺人召开座谈会 , 探讨柞水渔鼓的保护方式 。 大家一致认为 , 当务之急是对留存在民间的渔鼓曲艺进行收集 , 刻不容缓!”
说起来容易 , 做起来难 。 多数渔鼓曲艺只在民间口口相传 , 要想全部找出 , 只能挨家挨户去询问 , 这大大增加了收集工作的难度 。 “当时柞水渔鼓的表演大多都在一些重大节日里 , 为了能全面寻找 , 每逢春节这样重大的节日 , 我们都要在县上东奔西走 。 ”回忆起那时的辛酸 , 兰栋平感慨 , “大家跑遍了全县120个村 , 工作人员的鞋都磨破了好几双 。 ”
两年多的时间里 , 县文化馆的工作人员总共采访民间艺人160余人次 , 陆续整理出352盘有关渔鼓唱腔的录音带 , 记录渔鼓演唱脚本80余个、渔鼓声腔常用曲调60余首 , 把柞水渔鼓从濒危线“抢救”了回来 。
“抢救”只能缓解危机 , 要想全面复兴 , 更要靠人才 。“2006年 , 县渔鼓办普查出民间渔鼓演艺班社2个 , 渔鼓老艺人12名 。 对普查出的渔鼓艺人建档立卡 , 制定管理制度 。 同年9月 , 全县通过举办渔鼓大赛 , 确认魏绪明等5人为柞水渔鼓代表性传人 , 命名田邦前等22人为新一代渔鼓传人 , 并对已命名的渔鼓传人进行管理、指导和培训提高 。 ”袁礼丽说 。
渔鼓的保护 , 不仅有表演艺术 , 还有渔鼓的制作技艺 。
柞水县的老手艺人叶正印 , 祖祖辈辈都会制作渔鼓 , 从小耳濡目染的他 ,也深深爱上了这项传统技艺 。
11月12日 , 采访人员前往叶正印在下梁镇石瓮子社区的渔鼓作坊 。 一进门 , 只见房间里密密麻麻摆放着各种制作渔鼓的器具 。 “渔鼓看似工艺简单 , 但制作起来却暗藏‘玄机’ 。 ”叶正印笑着说 。 原来 , 渔鼓的制作涉及了粗磨、细磨、雕花、上油等18道传统工艺 。 正常情况下 , 一只手工制作的渔鼓需要7天至8天才能完成 。 数十年来 , 叶正印一直坚持手工制作渔鼓 , 也使得最纯正的渔鼓制作技艺得以保留下来 。
功夫不负有心人 。 在柞水县相关部门和民间艺人的共同努力下 , 2008年6月 , 柞水渔鼓成功入选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018年 , 柞水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渔鼓文化之乡” 。
曲艺|柞水渔鼓:“渔”音袅袅绕秦岭
文章图片

今年7月 , 在柞水县“渔鼓五进”活动的推动下 , 柞水县城区第三小学的师生们一起感受渔鼓文化 。
传统曲艺的传承与发扬
提起柞水渔鼓 , 不得不说省级非遗传承人魏绪明 。
11月11日 , 从县城出发约50分钟车程 , 采访人员来到魏绪明的住所——杏坪镇中台村 。 走过蜿蜒的小路 , 魏绪明的家就在路的尽头 。
生于1942年的魏绪明 , 今年已经79岁高龄 。 或许常年与渔鼓歌舞相伴 , 他显得十分干练 , 腿脚也很灵活 。
“这里要慢点打节拍 , 不要抢……”还没进屋 , 就听到魏绪明教导徒弟打渔鼓 。 他的徒弟赵恭成和程世英是一对搭档 , 通过在魏绪明这里近3年的学习 , 已经能在柞水渔鼓演出里独当一面 。 “平时一些村上的活动 , 也会邀请我们去 。 ”程世英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