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化龙|【观紫|访谈100】李化龙:曼生文化的再探索-?020( 二 )


紫砂 , 是一种泡茶器具 , 但如果真正上升到茶道那种“道”的层面 , 对艺术方面的感悟 , 甚至对茶本性的这种体物上 , 紫砂是没办法绕开的一个主题 。 在这种情况下 , 我所有以前上学的时候看到的 , 包括在国际茶博展上跟宜兴大师的这种交流 , 就是让烙画艺术更实用化 , 接近生活 。 所有的这种前期的准备来说 , 好像都在冥冥之中促使着往宜兴这块走 。
观紫: 李老师 , 来到宜兴后 , 您都是从哪些方面开始相应的工作的?
【李化龙|【观紫|访谈100】李化龙:曼生文化的再探索-?020】李化龙: 到了这儿呢 , 我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 。 并且根据这儿的风土人情——紫砂 , 对我艺术的体现上有了初步的方向 , 我就开始在安家了 。 我觉得我的后半生基本上要交到紫砂这块 , 我的大方向是冲着紫砂的 , 迂回着、走动着 。 但是我真正踏入丁山紫砂文化的土壤里时 。 我觉得把烙画跟紫砂在结合上一点都没有违和感 , 觉得这种结合是水到渠成的感觉 , 也非常的亲切。
李化龙|【观紫|访谈100】李化龙:曼生文化的再探索-?020
本文图片

其实我从小呢 , 也特别喜欢传统文化 。 刚接触到紫砂 , 知道它是一种陶 , 但是这种陶跟我们那出现的二里头陶罐又不一样 , 虽然说没有釉水 。 但紫砂艺术除了工艺之外 , 更重要的它具备其他不同的特性 。 只有紫砂有刻绘 , 这是他的唯一性 , 也是他的独特性 , 我就开始想他为什么有这种刻画?势必有原因的 , 势必有他的出处 , 以及他将来会往哪里走 , 我就不断去想 。
因为我从河师大出来的 , 受到的正统的教育 , 所以我们对问题的思考呢 , 往往是按着非常清晰的脉络去想 , 它是从哪来 , 他现在为什么是这样 , 将来他会到哪去 , 我觉得宜兴紫砂里边一定有一种很重要的文化在支撑着 。 如果光靠传统的工艺来支撑 , 它跟其他地方的陶和瓷没有两样 。 但是他作为一个陶 , 从生命力来看 , 以及我们对紫砂的这种了解、喜欢也好 。 紫砂的这种生命力是具有膨胀的力度 , 是陶瓷无法比拟的 。 所以说 , 他势必是有文化的 。 后来在翻阅大量的书籍的时候很快就查到陈曼生 。
李化龙|【观紫|访谈100】李化龙:曼生文化的再探索-?020
本文图片

陈曼生画像
观紫: 陶瓷史上有几个转折 , 譬如大彬时期还有近代的玉成窑等 , 都非常有代表性 , 那是什么原因让您为对曼生这块情有独钟呢?
李化龙: 因为纵观中国所有的陶瓷里 , 就宜兴紫砂有刻字 。 其他的不能说没有 , 但仅偶尔作为装饰性的 。 但是宜兴这块的刻 , 正式完全体现了我们中国书法里边的金石 。 我们中国书法被公认的两大流派 , 一是南帖派 , 被称为南帖 。 还有一派是北碑派 。 它们是撑起了整个中国书法艺术上的两大支脉 , 其中刻字正是迎合了中国北派 , 这一块正是在紫砂上体现 , 特别是陈曼生 , 他作为西泠八家之一 。
我从资料上查 , 他跟阮元是同一时期 , 而阮元其中有个徒弟是包世成 。 包世成写的一本在中国书法史上非常重要的理论书籍是《艺舟双楫》 , 而这本书到后来的继承者是康有为 。 康有为又再次奠定了北碑的非凡地位 , 他又写了《广艺舟双楫》 , 这两块是没办法忽略的 。
所以研究陈曼生 , 他是一个非常广袤的面 。 因为陈曼生他不是独立的 。 正因为他不是独立性的 , 也正是曼生文化的鲜活性以及对他研究的艰难性的体现 。 他不独立 , 他在北碑艺术上借助紫砂为载体而体现的一种非常博大而又闪光点非常亮的一种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