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顿|《女心理师》:在人生缺口处照进一束光,比“话题”更具意义

《女心理师》丰富了都市剧职业叙事版图 , 在戳中人心同时兼顾社会情绪
在人生缺口处照进一束光 , 比“话题”更具意义
■本报采访人员 王彦

上线近10天 ,《女心理师》始终吸引着众人目光 。 评论称它“播出即胜利” , 因为心理相关题材在国产剧里尚属稀缺 , 它的出现丰富了都市剧职业叙事版图 。 数据显示 , 它高居同期全网热度前排 , 每次更新都会伴随新话题登上热搜 。
《女心理师》能成爆款 , 算是意料中事 。 该剧改编自毕淑敏同名小说 , 由杨紫、井柏然、王嘉、菅纫姿等主演 , 讲述心理咨询师贺顿为来访者们分析心理困扰并给予疏导的故事 。 在社交媒体深度参与影视作品传播的今天 , 这部新剧的登场可谓自带题材红利与话题优势 。 难得的是 , 创作者并不全然仰仗这些 , 而是在专业与艺术、直面痛点与呵护社会情绪之间 , 作出了有效平衡 。
借用剧中电台主播的话 , 人生难免有缺口 , 但关注心理健康、及时疗愈 , 就宛如在人生缺口处照进一束光 ,“阳光进来了 , 爱你的人也进来了” 。 如今剧情近半 , 越来越多人从不寻常的题材里感受到启示乃至安慰 , 一部现实题材剧的社会价值正在逐渐显现 。
让源于生活的心理话题 , 能归于对生活的启迪
【贺顿|《女心理师》:在人生缺口处照进一束光,比“话题”更具意义】心理话题 , 一头通向人心私隐处 , 一头时常牵涉到社会性事件的诱因 。 神秘、敏感、灼痛 , 鉴于社会伦理与大众感受的考量 , 心理题材影像化注定难关重重 。 《女心理师》的改编路便可见一斑:原著小说早在2007年出版 , 电视剧虽在14年后姗姗来迟 , 却依然是国产剧里以心理咨询师为主角的极少数派 。 在此之前 , 以“心理”命名的国产影视作品 , 或借刑侦剧的框架探究犯罪心理学 , 或是在支线剧情浅尝辄止 。
《女心理师》能在2021年从窄众突围 , 如何科学地看待心理健康 , 显得至关重要 。
打开故事 , 固然有极端的自杀干预、犯罪心理等段落 , 可更多时候 , 走进贺顿心理工作室、在钱开逸主持的电台《心扉夜话》找到共鸣的人 , 绝非狭义的“心理创伤者” 。 婚礼在即 , 新人关系却逼近崩溃边缘;检查无大碍 , 老人偏感觉隐疾在身;同事将自己的分内工作频频相托 , 纵有不快 , 但最终没说出一个“不”字……莎莎、荀国宝、莫宇 , 他们是剧中受困于心理围城的人 , 而婚前焦虑的新娘、渴望精神寄托的空巢老人、在人情社会里不懂得拒绝的人以及后续剧情中被产后抑郁、社交恐惧等等困扰的人 , 何尝不是寻常日子里的你我他 。 这些表面平和的案例其实缝合进了主创的理念 , 心理关怀、心理干预 , 在如今的快节奏生活里实在具有普遍意义 。
更值得玩味的是 , 若笼统地以“症状”来论 , 让极端案例“软着陆” , 而把“轻症”戏剧性地展开 , 不失为剧中策略之一 。 打开高中生尤娜的心灵困境 , 贺顿找到了握在尤娜父母手里的“钥匙” , 并成功化解危机 。 反倒是看似无伤大雅的职场“顺手帮忙” , 在日积月累的量变中 , 在别有用心之人的外力作用下 , 把莫宇推到了爆发口 。
叙事烈度上的鲜明对比 , 恰是剧作用心之处 。 它向观众发出信号:正视心理问题、科学寻求情绪疏导之道 , 即便人生至暗时也会有柳暗花明的契机;若一味讳疾忌医甚至误钻牛角尖 , 一闪而过的沮丧也有可能弥漫人生——让源于生活的心理话题能归于对生活的启迪 , 有此创作初衷 , 值得鼓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