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重磅!五个新石器时期的考古成果公布

新石器时期的中国什么样?这一时期中国不同地区的文化有联系吗?12月1日 , “考古中国”重大项目重要进展工作会线上召开 , 从汇报的五个项目中或许我们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
年代最早的稻田
在浙江余姚市 , 有一处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大规模稻田遗存——施岙遗址古稻田 , 初步勘探总面积约90万平方米 , 年代距今约6700年至4500年 。 “这是一个世界级的发现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陈星灿说 。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王永磊介绍说 , 河姆渡文化时期稻田因发掘面积较小 , 仅发现少量稻田、田埂、河沟遗存 。 良渚文化时期稻田结构清晰 , 发现大面积的块状稻田 , 由纵横交错的凸起田埂组成“井”字形结构 , 这种结构也恰恰与甲骨文中的“田”字相吻合 。
考古|重磅!五个新石器时期的考古成果公布
本文图片

良渚文化时期稻田(国家文物局供图)
此外 , 良渚文化的稻田还发现了河道、水渠和灌排水口组成的灌溉系统 , “出现了比较完善的路网和灌溉系统 , 这种大规模稻田起源年代可能早至距今6500年以上 , 并一直延续发展 。 ”王永磊说 。
“关于农田的发现不多 , 以前我们对稻田植物被驯化的研究比较多 , 这种清楚的稻田系统的发现不多 , 这次发现是水稻农业在长江中下游发展的无可辩驳的证据 。 ”陈星灿说 。
这次考古还出土了陶釜口沿、鱼鳍形鼎足、平底罐底和石刀、石锛、石犁残片等器物 , 一条残损的独木舟被埋入田埂中 。 经检测 , 稻田堆积中含有较多水稻小穗轴、颖壳、稻田伴生杂草等遗存 , 植硅体分析结果显示 , 稻田堆积中水稻植硅体密度远高于一般古代稻田的认定标准 。
“施岙遗址古稻田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面积最大、年代最早、证据最充分的大规模稻田 。 此次发现表明 , 稻作农业是河姆渡文化到良渚文化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支撑 , 进一步深化了对长江下游地区史前社会经济发展和文明进程的认识 。 ”王永磊说 。
仰韶文化在甘肃
【考古|重磅!五个新石器时期的考古成果公布】在这次“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发现中 , 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注意到 , 有两处甘肃的考古均与仰韶文化有关 。 一处是甘肃庆阳南佐遗址 , 一处是甘肃张家川圪垯川遗址 。
“甘肃这两个遗址让我们更加理解仰韶文化的发展 , 也是仰韶文化在黄土高原的模式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新伟说 。
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 , 是一处仰韶文化大型聚落遗址 。 考古调查初步判断南佐遗址面积约600万平方米 , 年代距今5200年至4600年 。 其中遗址核心区由9座大型夯土台围合 , 面积约30万平方米 , 紧邻夯土台外侧发现2道环壕 , 核心区东、南、北三面约1000米处还发现外环壕遗迹 , “但目前尚不能确认为封闭的环壕 。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韩建业说 。
在核心区北部发现大型建筑基址、联排房屋等重要遗迹 , 其中大型建筑包括前厅、后堂 , 仅室内面积已达630平方米 , 墙壁、地面均为多层白灰面 。 “600多万平方米的单间房屋 , 刷新了我们对仰韶文化的认识 。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仁湘说 。
考古|重磅!五个新石器时期的考古成果公布
本文图片

大型房屋(国文物局供图)
此外 , 考古还出土了白色堆纹陶、白衣陶、白陶、黑陶、朱砂彩绘陶、大型彩陶罐、带塞盖喇叭口平底彩陶瓶以及大量水稻遗存 , 显示了较高的社会发展水平 。 专家推测这些器物可能是一些礼器 , “这对了解黄河上游地区(陇东地区)社会复杂化进程很有价值 。 ”陈星灿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