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幼森|多伦共生|曾经的“网红地”多伦路何去何从( 二 )


自多伦美术馆的入口进入名人街 , 沿途商铺不多且分散 , 数幢老建筑无人居住、大门紧闭 。 经过夕拾钟楼向右前行 , 左右两侧大多为古玩、旧书店 , 工作日鲜少看到有人光顾 , 周末偶尔见到几个古玩爱好者进店挑选玉石 。 茶室、咖啡店中有不少是熟客 , 也有包场做活动的 , 但总能找到空位 。
寿幼森|多伦共生|曾经的“网红地”多伦路何去何从
文章图片

多伦路转角处 。
寿幼森|多伦共生|曾经的“网红地”多伦路何去何从
文章图片

周末 , 老师带着孩子在街角写生 。
“多伦路需要提升人气” , 寿幼森认为这是多伦路发展的当务之急 。 近年来 , 为了留住人 , 特别是吸引年轻人 , 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在做各种尝试 。
2018年 , 虹口区制定发布了《关于全力打响文化品牌推进文化强区建设的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 , 工作重点之一包括;启动多伦路文化名人街提升计划 , 逐步恢复电影小舞台、鸿德堂夏至音乐日、文化集市等特色文化活动 , 带动街区人气和知名度提升 。
左联会址纪念馆于2020年更新完毕对外开放 , 原来100平米的展厅扩展到350平米 , 公教部负责人张薇瑾告诉澎湃新闻 , 此次更新紧跟当下的潮流 , 用了很多的多媒体互动的设备 , 游客在看历史故事的同时 , 也可以了解历史上的文艺青年的情况 , 新拓展的三楼展厅展示了左翼文化运动时期的各类文学、音乐、电影和美术作品 。 2021年 , 纪念馆推出了一个针对青年人的沉浸式剧目《青春为祭》 。
多伦美术馆自2019年多伦路文化名人街开街20周年时 , 便开始对公共艺术融入社区进行探索和时间 , 先后举办了“步履不停”“异质越野”展览 。 2021年 , 美术馆也参与策划并承办了城市空间艺术季虹口区样本展 。
四川北路街道试图让年轻人在宣传讲好多伦路红色故事的同时产生外溢效应 , 比如文化消费 。 2021年8月19日 , 由虹口团区委、四川北路街道共同打造的虹口区首个开放式街区型青年中心“多伦路红色文化街区青年中心”正式运营 。
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表示 , 未来还将推出多伦现代艺术馆“行走多伦3.0”系列活动 , 以及多伦文化艺术空间3D裸眼和全息投影体验项目等 。
寿幼森|多伦共生|曾经的“网红地”多伦路何去何从
文章图片

多伦文化艺术空间 。
商户也在努力 。 公啡书社主理人罗颂告诉澎湃新闻 , 书社最初以为一些轻松阅读的书籍会更受欢迎 , 但是销量并不好 , 后来结合了多伦路的文化特色 , 将文化活动和书籍选品的重心转向文史哲领域后 , 书店经营情况明显好转 。 2020年底 , 公啡咖啡馆推出红色剧本杀等角色扮演的游戏体验活动 。
但惆怅的商户也有 。 2016年 , 老吴辞去国企工作 , 和朋友一起到多伦路创业开餐厅 , 因为对多伦路的爱 , 他专门做了一款特调 , 取名“多伦路往事” , 但他对多伦路这些年的发展感到惋惜 。
从文博到文旅再到创新街区:摇摆的定位
调整新业态 , 是虹口区政府“十四五”时期开发建设多伦路的工作重点 。
2021年的虹口区政府工作报告 提到 , 要在多伦路、四川北路等区域打造新的消费热点和文化热点 , 加快建设中部商旅文体新地标 。 在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2020年工作总结 和2021年工作报告 中 , 都提及了多伦路的业态调整 。
而管辖多伦路的四川北路街道在其“十四五”时期社区发展规划中明确 , 将多伦路打造为以文化消费、文化活动体验为主题的“趣生活”创新街区 , 可以让人驻足停留、交流参与的公共开放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