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语阳秋#这个时代,作诗还犯法呀?这件事要从王安石说起( 二 )


诗赋取士从唐高宗开始,已经执行了四百年,王安石变法的决心可见一斑。但是新法与旧法渐渐形成了两派人,因此这个科举取士也摇摆不定。
宋神宗驾崩后哲宗才十岁,太皇太后高氏摄政,起用司马光等人恢复旧法排斥新法。于是在元祐五年(1090年),科举中又恢复了诗赋:
元祐五年,侍御 史刘挚等谓治经者专守一家,而略诸儒传记之学,为文者惟务训释,而不知声律体要之词,遂复用诗赋。《韵语阳秋》
拥护旧法的侍御史刘挚上疏说,现在有些文人竟然连律诗律赋都不会做,只懂得背诵和解释经书。这有点像现代人学诗,会背,会解释,但是不会作诗。
于是,朝廷下旨在科举中恢复科举取士。
韵语阳秋#这个时代,作诗还犯法呀?这件事要从王安石说起
文章插图
高太后去世第二年,宋哲宗改元“绍圣”。不久,章惇、蔡卞当国,恢复新法排斥旧法。他们把苏轼等人贬谪,并且认为诗赋是苏东坡为首的“元祐学术” ,于是又把诗赋从科举中取缔了。
绍圣(1094年-1098年)初,以诗赋为元祐学术,复罢之。 《韵语阳秋》
到了宋徽宗即位后,御史李彦章上疏说诗为元祐学术 ,结果不但科举中去除诗赋,连平日里作诗都成了禁忌:
政和间大臣有不能为诗者,因建言诗为元祐学术,不可行。李彦章为御史,承望风旨,遂上章论陶渊明、李杜而下皆贬之,因诋黄鲁直、张文潜、晁无咎、秦少游等,请为科禁。
事进士闻喜宴例赐诗以为宠,自何丞相文缜榜后遂不复赐,易诏书以示训戒。何丞相伯通适领修敕令,因为科云:诸士庶传习诗赋者杖一百。
有不会作诗的大臣上疏说,作诗是“元祐学术”,不应该鼓励。御史李彦章借机上疏请求禁止作诗。
原先进士及第后,朝廷要办闻喜宴,皇帝会作诗赐给新进士。到了政和五年,何文缜为状元的那一次科举,就不再赐诗了。
何执中(字伯通)也借此上疏,于是颁布了这个可笑的政令:诸士庶传习诗赋者,杖一百。
韵语阳秋#这个时代,作诗还犯法呀?这件事要从王安石说起
文章插图
结束语关于诗赋取士的取舍,最早是王安石从自己的认识出发决定的。他认为诗赋选才,并不符合社会实际需求。
到了后期,诗赋取士的取舍,更像新旧两派争斗的结果。
以苏轼、司马光为领袖的“元祐学术”派中,出现了很多影响巨大的文人。彼之所长,我之所短,所以新法一派必然进行打击。以至于连这些人的文集、刻版都要“悉行焚毁”。
不过,宋徽宗本人不善治国却喜欢文艺。颁布法令禁止作诗这个神操作,自己都执行不下去,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约束能力了。
注1:叶梦得之所以称宋徽宗为太上皇,是因为宋徽宗后来禅位给宋钦宗。
注2:科举中诗赋,是律诗和律赋,对于文体形式要求严格。何执中后来解释说,禁令不是指作诗,而是指科举中不要需要律赋、省题诗(即试贴诗,历朝历代多为五言排律)。
@老街味道
【 韵语阳秋#这个时代,作诗还犯法呀?这件事要从王安石说起】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的《咏梅》原来也抄自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