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地图对标的风貌 旋律触达的基石

音乐 , 可以说是人类最初的母语 。 它先于语言而生 , 诞生于最天然的心跳、身体运动的节律、胸腔与喉管的震动、原始的情感和万物之间流淌的声音 。 一个民族可能没有文字 , 但绝不会没有音乐 , 而音乐正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与风貌的记录者和反映者 。 音乐如一条鲜活的血脉 , 源源不断地为民族的根系输送养分 。
在漫长的岁月里 , 我们失落了太多的记忆 , 而当那些被一代代传唱甚至历经千百年不衰的乐曲歌谣响起 , 一些模糊难辨、遥远难追的习俗传统、风土人情、文化面孔乃至自然风貌 , 便会被重新唤醒 , 变得鲜活而清晰 。 可是 , 如果这些古老的歌谣面临岌岌可危的失传境况 , 这些天籁般的乐音离我们越来越远 , 我们的耳朵又能期待些什么?
在这样的追问中 , “瑞鸣音乐”创始人叶云川决定“从我做起” , 以一个普通音乐人的力量 , 聚合更多的力量 , 让古老的乐曲歌谣得以传承 。 2019年 , 在经历16年民族音乐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探索后 , “瑞鸣音乐”发起“中国音乐地图”计划 , 并得到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 这一民族音乐的“抢救”行动用地图的方式 , 尝试对中国音乐进行一次系统性的整理和表达 , 这种音乐地理的表达探索 , 旨在带领人们在地图索引中畅游中国音乐时空 , 借由一首首乐曲 , 叩启地域风情 , 跟随音乐溯洄于久远的历史河床 , 寻找民族最初的记忆 。
2021年8月16日被叶云川看作“中国音乐地图”一个阶段的完成 , 在过去的两年半时间中 , 瑞鸣团队深入全国15个省份 , 拾取当地最原汁原味也最弥足珍贵的声音 , 与580位民间音乐人一起 , 运用200余种乐器 , 以国际级制作要求和水准录制了1056首音乐和1000余个视频 , 出版了6张黑胶“中国音乐地图”的系列专辑 。
什么是中国音乐
【地图|地图对标的风貌 旋律触达的基石】五千年文化 , 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 , 五十六个民族 , 数百种民族乐器 , 近千种戏曲剧种 , 构成了太过庞大而丰富的音乐体系 , 要回答什么是中国音乐 , 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
从2019年开始 , 瑞鸣团队在制作人、音乐总监叶云川的带领下 , 在录音大师李大康的指导下 , 走过全国十余个省份 , 在各地寻找音乐厅、剧院等场地 , 运用世界级录音设备 , 以极高的采样频率 , 录制下民间音乐人细微的情感、呼吸和演奏演唱时的心跳 。 实地录制历时近90天 , 参与采录的民间音乐人约580人 , 参与录制的演唱、演奏者中 , 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诸如罗凤学、张顺英、边巴扎西等 , 也有常年巡回世界演出的民乐艺术家赵家珍、郭雅志等 。 涵盖汉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壮族、白族、彝族、朝鲜族等近40个民族 , 精心录制音乐1056首 , 涉猎西安鼓乐、江南丝竹、智化寺京音乐等百余流派的精选民族音乐曲目 , 包含传统音乐名曲如《昭君出塞》《出水莲》《高山流水》等 , 也有如《格萨尔王传》《江格尔》《玛纳斯》等少数民族音乐史诗 。 体裁涉及少数民族宫廷音乐、山歌、牧歌、渔歌、劳动号子、戏曲、说唱、器乐独奏合奏等多种形式;使用传统乐器多达213种 , 采集文字资料近30万字 。
发起“中国音乐地图”计划 , 其实就是试图回答“什么是中国音乐”这个问题 。
在叶云川看来 , 对外国人讲什么是中国音乐有点儿像哲学问题 , 很难回答 , “所以我想用一个系统、用音乐地图的形式去告诉世界:这是中国音乐 , 你可以从省、民族、地区、风格当中去认识它、了解它” 。
他更想通过“中国音乐地图”带领国人“用音乐找回民族的记忆 , 从母语中寻找生命的缘起” 。 他认为 , 在所有的文化形态中 , 音乐是最难篡改的 , 所以它能最真实地记录一个时代的声音 。 他说:“我录的《西安鼓乐》 , 应该是这次录音中有传承记载距今时间最长的 , 据说是‘安史之乱’中从宫廷逃出的乐师传下来的 , 保存到现在几乎是原初的状态 。 当1000多年前的音乐响起的时候 , 那种端庄、雍容的气质就出来了 , 你就相当于听到了那个时代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