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地图对标的风貌 旋律触达的基石( 二 )


叶云川很在意“从母语中寻找生命的缘起” , 因为语言一旦扁平化 , 独特多样的文化也就消失了 。 语言不只是工具 , 语言背后有着每个民族每个地区的遗传密码 。
“我们本着对历史、对文化最基本的尊重 , 用影像、文字、图片 , 立体地将古老音乐所表达的文化风貌记录下来 , 就是为了去留存一些必然消失的东西 , 这也是我们做‘中国音乐地图’的重要动机 。 ”叶云川说 。
记录最传统的声音中国
音乐制作人叶云川 , 2003年创立音乐品牌“瑞鸣音乐” 。 在品牌成立后的这些年里 , 让中国民族音乐最大化地“跨界” , 与世界音乐充分“融合” , 进而走向世界 , 是叶云川一直在做的一件事 。 “放牛时用笛子吹出来的旋律 , 在音乐厅里演奏肯定会觉得单薄 , 这时就需要以民族乐器为骨干 , 用世界上不同风格的音乐作补充 , 以和谐为前提 , 以融合来呈现中国音乐的色彩和性格 。 ”在他看来 , 丰满而立体地呈现民族音乐特征是时代赋予中国音乐人的责任 。
网络歌曲当道 , 听者需要什么音乐人就提供什么的时代 , 叶云川觉得这是一种“降维” , 他将引领新的民族音乐风潮、带领听众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作为自己的使命 。
在2007年发行的《藏密》专辑中 , 乐曲以藏族传统音乐为素材 , 以多种音乐要素为载体并通过专业的音乐技法 , 整合于当代音乐的创作理念当中 。 “民族音乐被改编之后 , 音乐属性仍然是藏区音乐 , 但是文化的延展性却完全不同了 。 当它跳脱出原生的纯朴质感 , 你就会发现它是具有世界性的 。 ”叶云川如此理解音乐的民族性和世界性 。
作为享誉国际的著名音乐人 , 叶云川制作的音乐曾获“中国金唱片奖”“中华优秀出版奖”“全球音乐奖”“美国独立音乐大奖”“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等国内外180余个奖项及提名 。 在不断尝试跨界和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 , 叶云川也在不断思考:中国音乐到底是什么?
“觉得自己是蜗牛 , 一直往上爬就对了 。 ”叶云川从小就是一个喜欢“琢磨事儿”的孩子 , 在同伴们爬树、玩水的时候 , 他常一个人在院子里捏泥巴 , 因为泥巴可以被无限塑造 , 有非常多的可能性 。 成为音乐人的叶云川依然爱从“根”上想问题:如果不去探究你是谁 , 你将不知道要到哪里去 。 因此 , “探寻”成为“中国音乐地图”的哲学基础 。
中国的民间音乐大多以乐谱和文字的方式留存 , 有限的音频和视频也多在田野和大山间录制 , 由于条件所限 , 很难以高品质的方式呈现细微质感 。 在“中国音乐地图”的录制中 , 叶云川每次都会租用当地最好的音乐厅和剧场、录音室 , 在良好的声学环境中 , 用最专业的设备去记录那些原生态的民间音乐 , 用高采样频率还原演奏(演唱)者每一个微妙的声音和呼吸 , 以达到“原汁原味”的完美呈现 。 一曲纯净质朴的《火塘边的歌》再现了云南彝族的火塘文化:“那个长年不熄昼夜燃烧的火塘/那是彝人心头家的象征/新生儿在火塘边被取名/听着祖先的传说咿呀学语/宾朋聚集在火塘边欢饮达旦/老人守候在火塘边唱着古老的歌将薪火传递……”古老的传说 , 部族的历史 , 日子的辛酸与甘甜 , 心头的欢喜与思念 , 都依偎着火塘被传唱……藏族的鹰笛 , 蒙古族的潮尔 , 音色纯美的马头琴 , 声音苍凉的胡笳……播放“中国音乐地图”中的任何一张 , 都能从淳朴的乐音中听到人类文明远古的回声 , 都能感受到“用世界级的水准录制最传统的声音”并非虚言 。
让原本土壤里的东西尽可能地保持原有的纯粹性 , 将“中国音乐地图”带到全国各地;继续做中国音乐与世界音乐的融合 , 以开放的心态带着瑞鸣中国音乐的理念、素材和当地音乐进行融合、碰撞——这是“瑞鸣音乐”如今的两个主要工作内容 。 叶云川透露 , 过去的三年只是项目完成的第一步 , 未来十年还将带领团队继续到更多地区录制 , 完善更多地区的音乐艺术种类 , 以有限的能力、无限的努力 , 最大限度地记录那些即将消失的民族之声 。